因祖先建基于西枝江邊,故取名邊江圍,新中國成立后改名為平江村。新中國成立后改名為平江村。1997年,由維德大隊析出稱平江大隊;1983年11月,與維德合并稱維德鄉;1987年3月,依據惠東府函﹝1987﹞13號文的批復,改稱平江村委;1990年,改稱平江管理區;1998年,改稱平江村委會;2017年10月由多祝鎮劃入平山街道辦事處管轄(粵民函〔2017〕2295號),地名沿用至今。平江村……。 |
平江村是廣西百色市靖西市祿峒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1025108209。 |
平江村建村歷史可追溯到宋末元初,距今731年,全村土地面積約3平方公里。這里座座青磚黛瓦客家房屋錯落有致,房前屋后花草簇擁,花海梯田層層疊疊,碧水環繞、白鷺飛舞、草長鶯飛,“春賞桃花夏采蓮,秋有秋葵冬落櫻”是這里最真實的寫照。近年來,平江村依托“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挖掘生態資源優勢和嶺南客家文化魅力,發展集農業觀光、農耕體驗、產業示范、親子教育和休閑養生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鄉村休閑旅游項目——“四……。 |
平江村是廣西欽州市浦北縣龍門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722109214。 |
平江村是廣西防城港市上思縣叫安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621103203。 |
平江村是廣西玉林市博白縣水鳴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923106210。 |
平江村位于下江北部,321國道穿境而過,距鎮所在地10公里,海拔233米,轄2個自然寨,7個村民小組,214戶,724人,全村共有黨員30名,其中女黨員9人,主要居住侗族,苗族,全村共有耕地面積722.8畝,其中田面積598畝,土124.8畝,主要以種植養殖業和外出勞務輸出為主要經濟來源,由于交通便利和村民市場意識較強,第三產業幾年來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有部分村民已走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在歷屆村……。 |
平江村委會隸屬于敦寨鎮,位于鎮駐地南部,距敦寨鎮3.5千米。下轄下果園、中果園、上果園、平江、上管寨、下管寨、中管寨7個自然寨。其范圍東至色界村,南至黎平,西至亮司,北至培寨。全村土地總面積20.3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0.798平方千米,有林地14.69平方千米。全村總戶數為320戶,總人數為1443人,民族有苗、侗。農業以水稻為主,經濟來源以林業、第三產業為主。電話區號為0855,聯系電話為13……。 |
平江村位于長嶺鎮4A級景區,徐家河中游,東與長嶺鎮騎龍村相連,北與長嶺鎮金銀崗村接壤,到長嶺鎮區要走90分鐘的水路。全村總面積約8平方公里,有林地2300畝,水面1200畝。人口現狀: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352戶1523人,低保戶26戶,51人,五保戶8人,其中集中供養1人,散養7人。村級組織:村黨支部班子成員3人,黨員34人,其中入黨積極份子1人,60歲以上老黨員8人,35歲歲以下年輕黨員7人。……。 |
因為紀念明代水利專家平江伯——陳瑄來此筑壩檔水,后人以平江為莊名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平江村:以明朝陳瑄官號平江伯命名。……。 |
該村位于平昌,通江兩縣交界處,遂取“平”、“江”二字得名平江,故名。1958年屬得勝鄉第5保轄,1951年為得勝鄉重石,玉樹村分轄,1958年為得勝公社第12管理區,1962年改名為新華大隊,1981年以大隊駐地平昌,通江縣交界處而命名為平江大隊,1984年改名平江村,2010年歸得勝鎮管轄。平江村……。 |
指境內原有平江大隊,遂沿用“平江”之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組建平江大隊,劃歸新星公社,1958年公社化時更名為平江村至今。2020年村社區調整,將劉家溝村與平江村合并設立平江村。平江村辦公地址為原平江村黨群服務中心。簡陽市人民政府批準,批復號為簡府函【2020】126號。平江村……。 |
因村委會位于江水平緩之地的瀾滄江邊,故而得名。解放前屬翁孔鄉,1957年前屬永平區,1958年劃入邊江公社,設大隊,1962年改為公社,1969年恢復大隊,1984年改為鄉,1984年改為行政村,2000年4月村改委,更名為平江村民委員會至今。平江村……。 |
平江村位于秦望山腳下,若耶溪源頭,是一個古老的村落,由平水江水庫而得名。民國時期,平江(寺前)、橫山為平水鎮第一保,何山為仁里鄉第一保,1950年6月,同屬鳳林鄉,1956年3月,屬鳳里大鄉,1958年10月,建平水人民公社,同屬鳳里大隊,1961年春,大隊改稱管理區,1961年9月,以鄉建社,公社下設大隊,時為平水區平水江公社平江大隊、橫山大隊、何山大隊,1983年10月,撤消人民公社,恢復鄉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