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莊村位于漫水河鎮東南部,白蓮崖水庫上游,東鄰大化坪鎮,南與太陽鄉接壤,西與李家河村交界,北至安家河村,境內山高嶺大、溝壑縱橫,交通通訊條件差,一直制約著南莊村發展;全村轄15個居民組、308戶、1342人、自然村莊113個。國土面積1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98.5畝,水田面積766畝,旱地面積232.5畝,林地面積8300畝。南莊村地處大別山腹地,淠河流域上游,是個典型的山區村。土地肥沃,氣候溫……。 |
南莊村位于白帽鎮西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與本鎮土橋、余河、朱查相鄰,南部連接本縣冶溪鎮。現有29個居民組,610戶,2180人,其中貧困人口783人,總面積14.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00畝,山場面積1400畝,響水崖水庫坐落該村,是理想的休閑垂釣場所。該村風景秀麗,人杰地靈,物產豐富。天麻、茯苓、茶葉、油茶、板栗是該村著名的特產,石英石、云母儲量豐富,極具開采價值。 近年來,隨著新農村……。 |
南莊村1949年前以南莊為中心,后隨人口增長輻射到周邊村莊,且村莊坐落在洪湖公路的南邊,故名。2006年5月因村級規模調整,由原南莊村和檀廟村合并為現在的南莊村村民委員會。南莊自然村位于洪巷鄉西部,全村耕地面積6600畝,人口5875人,下轄26個自然村。擁有練塘圩、西聯圩兩大水系。農作物以水稻為主,另外還種植荸薺、蓮藕、蔬菜等經濟作物。……。 |
南莊村位于向山鎮南部,是2005年由原南莊村和七聯村合并的一個大村。全村現有 20個村民小組,859戶,總人口2548人。我村黨總支下轄三個黨支部,20個黨小組;地理位置緊鄰馬鋼南山礦業公司,轄區面積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03畝,山林4264畝,水面1258畝。轄區內有安徽茂林園藝農業綜合有限開發公司、萬頭養豬場示范場、七聯大型養雞場等三個大型龍頭農業企業,小規模糧油加工、養殖企業12家,一個……。 |
南莊村位于烈山鎮東北部,北與皇藏峪接壤,緊連“五柳風景區”,南鄰龍脊山,西連化家湖 ,距市區20公里。總面積15平方公里,總人口5800人,轄5個自然莊,16個村民組,1個黨支部,12個黨小組,黨員68名,小學在校學生320人。南莊村水利設施基礎很好,現有中小型庫壩7座,庫容量116萬方。深機井4眼,戶戶通自來水。可耕地面積8000多畝,山場面積16000畝,宜林荒山12000畝,已綠化10000……。 |
因地處政府南面且南莊村歷史悠久,故名。1961年為中華大隊、南莊大隊、新建大隊,屬建設人民公社委員會管轄;1984年為中華村、南莊村、新建村,屬建設鄉人民政府管轄;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屬徐橋鎮人民政府管轄;2005年村級調整,中華村、南莊村、新建村合并后為南莊村村民委員會,屬徐橋鎮人民政府管轄至今。地處我鎮東北部,距鎮區7公里,與望江縣鴉灘鎮接壤,下轄33個村民組,1264戶,5376人,耕地……。 |
南莊村:位于公各莊村西北側。……。 |
南莊村:位于北莊村東南2公里處。……。 |
明代已成村,稱為南莊,因為相對位置而得名。南莊村:位于崔村鎮以東4公里處。……。 |
南莊村位于妙峰山鎮東部,東南距區政府駐地12.6公里,南距鎮政府駐地9公里。北距櫻桃溝村0.8公里,南距桃園村0.5公里。這里距109國道7公里,有(擔)禮澗(溝)公路從村邊通過,交通便利。南莊村地處三條溝谷的交匯之處,西北、東北和南側均為帝山,村莊海拔292米。現有總人口139戶256人,其中農戶93戶199人。地域總面積11266.3畝,其中果林面積169畝。根據區域功能定位,采石廠逐漸關閉,……。 |
11、重慶市秀山縣里仁鎮南莊村 境內有居民點名叫蠻莊,后雅化為南莊,故名。原名蠻莊。1981年成立南莊大隊,隸屬里仁公社。1983年改大隊為村,隸屬里仁鄉,2003年合村并組時撤銷,老寨村并入南莊村。2011年撤鄉建鎮,里仁鄉更名為里仁鎮。該名沿用至今。南莊村……。 |
唐五代時,晉江王留從效曾負販路過此地,晌午食于老婆婆許媼家。后留從效顯貴,賜媼第宅良田,故稱“許婆莊”,后又諧音為古婆莊。據傳,明朝正德皇帝私訪江南,一天來到古婆莊畫船埔,遠望古婆莊好似一條龍環抱全村,因此來到天竺庵,叫和尚拿來紙筆,書寫三字“即南龍”留給住持。后來,村民得知“即南龍”是皇帝金言。新中國成立后,村民認為古婆莊經常被人誤稱為許婆莊,許嘉莊、古湖莊等,鄉賢便就皇帝的金言“即南龍”,將古……。 |
地處什川鎮中心位置南部,因人口較為集中,得名南莊,村委會就駐地于此,故名。1950年屬榆中縣金崖區什川鄉。1958年為什川公社南莊大隊,屬白銀市。1961年為什川公社南莊大隊,屬皋蘭縣。1983更名為南莊村民委員會。南莊村……。 |
舊時該地因位處一條溝的南方,故而得名南莊。1958年9月,設南莊生產大隊。1983年9月,改稱南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南莊村……。 |
據載,宋代有孫姓人家由現鎮原縣上肖遷至此地分兩處建村,因該自然村地處南部,故名。1983年改設村委會,2005年與南莊村委會后于莊子洼村委會合并,仍稱南莊村委會至今。南莊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