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橋鎮位于豫皖兩省兩縣(市)結合部,永渦公路穿境而過,包河橫貫東西,交通便利,全鎮共轄30個行政村,5.1萬人,是永城市的一大重鎮。 馬橋鎮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先后形成蔬菜、甘蔗、苔干、糧食、木材、蘆筍等七大產業基地。同時引進煙草局資金、技術、人才,反租承包農民土地,先后建成武莊、閆廟、侯寨、劉樓四大煙葉基地,面積達6500畝,年產值達1700余萬元,煙葉基地規模在全國首屈一指。 馬橋鎮的鎮……。 |
馬橋鎮地處溫泉城郊,區位適中;106省道貫境而過,境內肖星線、馬錢線縱橫交錯交通便捷;馬橋是咸寧市南山縣通往城區溫泉和省城武漢的門戶,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現轄26個行政村和胡坦直屬組,全鎮國土面積120平方公里,人口4.1萬。 馬橋鎮是咸安區建制最早的六個老區集鎮之一,是咸安區的工業大鎮,是咸寧市城鄉經濟的一個重要“結合部”。這里曾經是革命的蘇區,是著名的革命家、活動家錢亦石,共和國第一任監察部……。 |
保康縣轄鎮。1951年為九區,1958年改東風公社,1984年建馬橋鎮。位于縣境西部。面積303.7平方公里,人口2.5萬。宜(昌)保(康)公路與神龍架林區接界,交通便利。轄馬橋街、林川、堯治河、堰埡、董家溝、南溝、天花、黃龍觀、白果、雞公嶺、鰲頭山、中坪、寺嶺、周灣、峰山、羅家山、黃灣、河南坪、筆架、張灣、兩河口、高橋河、白竹頭、安家灣、桃坪河、大橫溪、小橫溪27村委會和馬橋1個居委會。鄉鎮企業……。 |
馬橋鄉地處汝城縣西北角,轄13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125個村民小組,全鄉總人口15636人,其中農業人口15124人;全鄉總面積21.6萬畝,其中水田1.12萬畝,旱土0.25萬畝,山林18萬畝;全鄉黨員438人,鄉干部職工79人(工人21人),其中在崗人員47人,分流18人,離退休干部職工14人;全鄉現有教師125人,其中學區77人,中學48人;全鄉學生總數2744人,其中中學748人,小學1……。 |
靖江市轄鄉。1959年為馬橋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府4公里。面積19.4平方公里,人口1.7萬。江平公路過境。四、五、六圩河縱貫鄉境。轄鎮北、銘坤、徐周、曉陽、白衣、馬橋、栗樹、朝西、九里、九一、九龍、橫港12個村委會。工業有高、低開關柜定點生產企業江蘇蘇中開關廠、揚州長江口琴總廠、中美合資江蘇科達電腦有限公司等。農產有水稻、小麥、棉花。境內西部有白衣堂。.……。 |
2005年9月,馬橋鎮被中央文明委表彰為“全國文明村鎮”。獲此殊榮的鎮,山東省共28家,淄博市僅此一家。這是馬橋鎮繼2005年2月份獲國家統計局表彰的“全國高水平綜合發展鎮”以來,獲得的又一項殊榮。至此,連同去年獲得的“全國重點鎮”表彰,馬橋鎮共獲得三項國家級榮譽。馬橋鎮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加快發展為第一要務,以建設“工業強鎮”、“生態示范鎮”、“現代化小城鎮”為目標,實施“1241”工程、小……。 |
改革開放二十年以來,特別是92年-同志南巡途經馬橋以來,全鎮經濟和社會取得長足的發展,1990年和1995年兩次榮獲“全國最佳鄉鎮稱號”,獲得了代表全國鄉鎮最高榮譽的“大地杯”。 這里,有140家工業企業,10家集團公司,56家外資企業,有代表都市型農業的現代化園藝場。 這里,是國家建設部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是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鎮,還連續三次被評為上海市“雙擁”模范鎮。 這里,還有齊全的文化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