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村位于寺前鎮西北部,東臨義安村,西與天華鎮接壤,南臨花亭湖,北與玉泉村相鄰。全村總人口1700余人,9個村民組,486戶。耕地面積315畝,人均0.19畝;山場面積9778.5畝,人均5.75畝。其中經濟林1700畝,板栗850畝,柑桔350畝,茶葉400畝。全村共有黨員67人,其中女黨員11人,結構合理,分布均勻。村兩委班子成員4名,其中女成員1名! 〈鍍壬鷳B旅游資源豐富,湖光山色,森林植……。 |
一、村情簡介馬龍村位于趕水鎮南部,東與貴州接壤,西與梅子村交接,距鎮政府駐地25公里,全村幅員面積14.7平方公里。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共859戶,3462人。其中,外出務工1210人,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分別有152、18、39人。耕地面積5191畝,其中水田面積942畝,山林面積8321畝,人均耕地面積1.49畝。經濟收入主要以務工收入為主,主要產業為板栗。二、組織建設馬龍村黨總支下設4……。 |
因其轄區內有一馬龍山,得名馬龍村。1961年為新生公社第7大隊,1981年名馬龍大隊,1984年改名新生鄉馬龍村,1993年劃入臥佛鎮管轄,2002年將月亮村(原新生第6大隊)合并。馬龍村……。 |
宋朝年間去洮坪進宕昌縣經過馬龍村,路旁有清泉一處,過路人馬在此歇息飲水,故后人稱馬泉頭,后人多次改名為馬龍村。解放后,1960年屬馬龍公社,屬洮坪鄉公委管轄。下屬五個小隊,后于1983年改建鄉制,屬禮縣陽坡鄉,于2005年撤鄉設鎮屬石橋鎮馬龍村委會。馬龍村……。 |
馬龍村位于順德區北滘鎮西南部,毗鄰佛山一環,與樂從鎮及勒流鎮相鄰,村內河涌密集是典型的嶺南水鄉,面積4.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545人,其中戶籍人口4780人,支部黨員數191人。2001年由馬村、現龍兩個村合并而成,下設2個集體資產辦,2個經股份社,股東總數4096人。2007年后,村級集體經濟步入發展“快車道”,全村工業企業130家,以家用電器、五金建材、家具生產為主,農業以水產養殖和花木……。 |
茂名市電白縣望夫鎮馬龍村位于望夫鎮中西部。馬龍村轄31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807戶,人口5033人;全村總面積1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80畝。馬龍村年平均氣溫為23℃,年降雨量約為1500毫米左右。氣候特征屬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全年氣候溫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熱同季,少霜無雪,四季如春。主要經濟作物有主要經濟作物有荔枝、龍眼、水稻、四季豆、紅辣椒、生姜等,村特色經濟收入有四季豆、紅辣椒、生……。 |
馬指馬村片大隊,龍只龍團片大隊。1958年由馬村片和龍團片成立大隊,取名馬龍大隊,1962年改為馬龍公社,1966年恢復大隊,1983年改為鄉,1987成立村公所。1996年改為村民委員會。馬龍村……。 |
馬龍村是大烏江鎮最遠的一個村,距集鎮有18公里。全村轄馬頭山,馬中嶺,通木坪,李子坪,香樹坪,月亮田,楠木灣等27個村民組898戶3214人,黨員71人。村內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6度左右。主要盛產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烤煙、花生、辣椒等經濟作物。--人口總數:3214人 農業人口:3200人非農業人口:14人--行政區面積:3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76.0畝……。 |
馬龍村村位于都格鄉東面,俗稱馬龍大屯。距鄉政府直線約5000米,海拔高度1600米,村委會設在屯中間,東面與發耳鄉的江西村接壤,南面與都格村的坪子組相連,四面與都格村的巖腳組彼鄰。本村轄22個村民小組,1354戶人家,4849人。有漢族、彝族、布依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28%左右,是一個少數民族雜居的行政村,有荒山林地3450畝,有耕地3026畝,無水田。馬龍是一個山高、偏僻,條件特別差的行政村,……。 |
馬龍村位于盤縣南部,距盤縣政府所在地紅果40公里,民主鎮西部,距民主鎮政府所在地13公里。地理和交通位置上西連樂民鎮、響水鎮和云南省富源縣,距南昆鐵路威箐站、威紅公路(威舍至紅果)威箐接口僅9公里,可出昆明、廣西、貴陽;向東兩處接320省道盤興段(盤縣-興義)通大山鎮、忠義鄉、保田鎮,出貴陽、興義、廣西。馬龍村轄區面積約7.8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積1300余畝,林地3600余畝),平均海拔約18……。 |
11、海南省東方市大田鎮馬龍村 馬龍村簡介馬龍村位于大田鎮政府西南面約6公里處,海榆西線傍村而過,于1992年5月因大廣壩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需要遷居大田鎮。全村共有村民小組8個,376戶,1719人。土地總面積3300多畝,其中水田370畝,坡地1665畝。(含外包土地526畝),建設用地237畝。農民經濟來源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和外出務工(約400人)為主,2014年人均純收入為26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以外包土地租金收入為主,……。 |
“馬龍”由“馬垅”演變而來,指轄區內馬垅畈。1949年屬保安區;1958年屬富強公社;1962年為保安區土橋公社一大隊、三大隊、八大隊;1975年為金山店公社馬垅大隊、紀橋大隊、車站大隊;1978年三個大隊合并為馬垅大隊;1984年為金山店鎮馬垅村,2019年為金山店鎮馬龍村至今。馬龍村……。 |
明、清屬符石鄉符四里;1942年屬符信鄉。1950年屬太和鄉;1958年為陽光公社馬龍大隊;1964年為太和區子壇公社馬龍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后為太和公社為馬龍大隊;1983年屬梁子湖區太和鎮,為馬龍村至今。馬龍村……。 |
原名“民主”村,后更名為“馬龍”。相此地原為一小集鎮,鎮上有拴馬臺,每逢集市,街上車水馬龍,臺上騾馬成群,因此得名馬龍臺,即稱馬龍村。1958年公社化時為民主大隊,屬仁和公社。1961年恢復區鎮制,屬楊廠區仁和公社。1975年撤區并社,屬楊廠公社。1984年屬楊廠區仁和鄉,更名為馬龍村,設馬龍村村民委員會。1987年屬楊家廠鎮至今。馬龍村……。 |
解放初期設馬龍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并入竹坪社為馬龍大隊。屬雙江公社,1961年竹坪劃出,仍稱馬龍大隊。1984年社改鄉,改稱馬龍村。2016年調整區劃中,漢龍、羅溪二村并入,仍稱馬龍村并隨鄉劃歸縣雙江鎮。馬龍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