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安村:位于臥龍村以南2公里處。……。 |
馬鞍村,以駐地馬鞍場衍變得名。1951年1月建馬鞍村,以駐地馬鞍場得名;1958年11月改馬鞍村為馬鞍區隊;1962年改馬鞍區隊為馬鞍大隊;1967年改為新建大隊;1975年復名馬鞍大隊;1984年改為馬鞍村,后衍變為馬安村;2004年9月村組規模調整時,將原馬安村、長生村、羅橋村合并為馬安村,沿用至今。馬安村……。 |
因境內馬鞍寨得名。1958年命名為馬安大隊。1981年改為馬鞍大隊,1984年4月更名為馬鞍村。2004年10月村組規模調整時四勤村、馬鞍村合并為馬安村。同時成立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馬安村……。 |
因境內有一山地像馬鞍,得名馬鞍村,之后演變為“馬安”。1962年命名馬安大隊,1967年更名為馬安村,設立村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馬安村……。 |
中山市黃圃鎮馬安村民委會是2001年底由原馬安村、二丘村、二河村合并而成的,位于黃圃鎮的東南面,東鄰三角鎮,南鄰阜沙鎮,通過東阜大橋相連,南(頭鎮)三(角鎮)公路從東西方向貫穿本村。現有戶籍人口6544人,下設30個村民小組,外來人口約1.2萬人,全村轄區總面積5.164平方公里,轄區內有企業125間。中山市高級技師學院黃圃校區、黃圃鎮馬新中學、黃圃鎮馬新工業基地坐落于我村轄區范圍內。近年來,馬安……。 |
江氏始祖從井頭圍分支,葉氏始祖從車崗分支遷入,謝氏始祖從新興河頭遷到茆嶺后再分支馬安落戶,現有主姓江、葉、謝、凌、劉、譚、余、張、林、趙、朱、田共12姓,最大有江姓,占人口80%。1958年為驚天人民公社馬安生產大隊;1961年4月為宋桂人民公社馬安生產大隊;1983年為宋桂區公所馬安鄉人民政府;1987年為宋桂鎮馬安村民委員會。1989年馬安管理區;1999年復改馬安村民委員會。明萬歷五年(15……。 |
因該村東部和西部各有一山崗,形似馬鞍,又“鞍”與“安”諧音,故名。1949年11月,惠陽推翻國民黨統治,建政為馬安鄉,屬第五區(平潭區);1951年至1957年,惠陽縣劃小區小鄉,鎮境歸屬第十區(良井);1957年12月至1958年9月,惠陽縣轍區并大鄉,馬安建政為馬安鄉;1958年10月至1961年6月,馬安鄉劃成兩部分,歸平潭和永湖兩公社;1961年6月至1966年5月,馬安鎮人民公社成立,歸……。 |
1950年為下洋鄉,1953年為馬安初級社,1955年為馬安高級社,1958年改為馬安大隊,1983年復置馬安鄉,1986年改為馬安村委會,1989年改為馬安管理區,1999年改為馬安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馬安村……。 |
解放初屬高要縣七區均安鄉。1958年屬金龍公社,稱馬安大隊,1959年屬白土公社,仍稱馬安大隊,1983年稱馬安鄉,1987年改稱馬安村委會,1989年改稱馬安管理區。1998年撤管理區設村委會沿用至今。馬安村位于白土鎮南邊,距白土鎮約3公里。馬安村現有農戶778戶,人口2978人,土地面積約3100畝。其中山地面積約550畝,村民主要以農業、養殖業為主。……。 |
馬安村委會位于清西平原的中心地帶,下轄52個村民小組,村支部有黨員干部121人,人口6500多人,方圓15.2平方公里,有1613戶,水稻面積6500畝,旱地1085畝,魚塘3350畝,馬安村委會物資源豐富,傳統以種植水稻為主,發展三高農業,畜牧業發展迅速,連片魚塘、生豬三鳥規模養殖場星羅棋布,新建水利,三面光修建設水圳水坑8.7公里,維修排站2站,新建村委會辦公樓三層,建筑面積500平方米,設立……。 |
因村中有一座山,形似馬鞍,故起名馬鞍。后來人們簡寫為馬安。解放前屬新中;解放后從新中分出,稱馬安鄉;1986年稱馬安村民委員會;1989年稱馬安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稱馬安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馬安村……。 |
馬安原名馬鞍,因此屯地勢形似一副馬鞍,后鞍演化為安,故名。1950年至1957年為馬安鄉,1958年為馬安大隊,1962年曾劃為小公社,1966年恢復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7年改為村公所,1996年改為馬安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馬安村……。 |
因村駐地馬安村而取名。1933年為馬鞍、大花2村,屬永安鄉。1950年大花村并入馬鞍村,屬三皇區,后屬百壽縣第二區。1952年與山林村合設馬鞍鄉,屬永福縣第七區。1955年屬三皇區。1957年六龍鄉并入。1958年改大隊,并析出紅光大隊,屬三皇公社。1959年析出山林大隊。1962年與大路、山林、碧山、紅光4大隊合設馬安公社,屬三皇區。1968年改馬安大隊,并析出四新(今大路)、紅光(今六龍)2大……。 |
馬安村是廣西北海市合浦縣廉州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521100214。 |
馬安村是廣西賀州市鐘山縣公安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1122109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