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張村由原樓張村、亮山村、盧嘴村三個村組建而成,位于古沛鎮東側,有42個自然村,共有4020多人,990多戶,農田8124畝,水、旱田各占50%,小型水庫3座,當家塘40多面。主要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以無籽西瓜、黑豆、粉署、甜葉菊等為主,養殖方面主要是農戶家庭養殖為主。有黨員105人,平均年齡53歲。黨支部成員有3名,村委會共有工作人員3名,其中3名是依法選舉產生的村委會成員。 村兩委有……。 |
樓張村位于東劉集鎮西南部邊緣地帶,在懷洪新河北岸,西與固鎮縣相鄰。北部是東劉集鎮蔡圩村,東于前梁村接壤。樓張村是由原張巷、楊岔、樓張三小村合并而來。現有人口3300多人,近680戶。其中黨員50人。村民代表30人。樓張村現由20個村民小組組成。電網普及率100%,通訊工具也基本普及。 耕地面積5915畝,水面近千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花生、大豆。還有小面積的水稻、旱稻。水產品養殖業是我村農業……。 |
傳,明代張姓自山西洪洞遷此建村,以建有高樓數座,得名。清代屬化行上保。1929年屬九區同治鄉。1932年屬五區論臺鄉。1941年屬化育鄉。1948年屬許西縣第一區。1949年屬襄城縣范湖區。1958年屬雙廟公社,設樓張大隊,1984年稱樓張村民委員會,屬雙廟鄉。樓張村……。 |
明代時,有個叫張祖瑩的人,曾做過皇帝老師,在此處蓋了大片樓房,故名樓張。1949年屬梁寨鄉。1971年為樓張大隊,屬梁寨人民公社。1983年為樓張村民委員會,屬梁寨鄉。2005年屬太平鎮鄉。2008年撤鄉建鎮,屬太平鎮。樓張村……。 |
明朝末年張姓遷來此地后,此地到處是水,均為湖泊、沼澤,遍地蘆葦,故取名蘆葦張,后因黃河改道,水患得以減少。經過多少代人的辛勤努力,繁衍生息,張姓發達了,成了財主,建起樓閣,所以改名為樓臺張,后又稱樓張村。解放后屬官山區,1958年屬為黃圩公社樓張大隊,1983年屬黃圩鄉為樓張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屬官山鎮為樓張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樓張村:位于官山鎮西南3.5公里處。……。 |
樓子張行政村位于位于山清水秀曾子故里嘉祥縣城東北4公里處,西鄰崔橋東靠疃里,交通十分便利,民風淳樸,全村共有村民580余戶,2400余人,耕地2500余畝,是個有著悠遠歷史的古老之村。 村內實行村務公開,目標責任明確,監督嚴格,操作規范的管理機制,以科技發展為指導,促進村內經濟發展。全村村民以種糧為主,并經常外出打工,村內現有各種民辦企業多家,養殖戶也非常多,經濟條件較優越。道路已初步硬化,村民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