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古傳率水兩岸禾苗、房屋常遭洪水破壞,唯東岸村莊幸免,系有龍居住此灣中得以保護,故名龍灣,又因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龍灣村村民委員會。1961年設龍灣大隊,隸屬五城公社;1983年5月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五城鄉,改設龍灣村;1984年12月屬五城鎮。龍灣村現有農戶383戶,人口1426人,2011年人均純收入8569元。建有村黨支部,現有黨員36名,黨支部書記王民強,委員彭新順、葉秋平。村委會主……。 |
一、地理位置。龍灣村位于壽縣茶庵鎮西南,南與三覺鎮交界,西與花果村交界,東與茶庵村交界,北與碾橋村交界,水源豐富,自然環境優美,地理條件優越。二、基本情況。全村共有黨員94人,轄2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00余人。耕地面積占5650畝,退耕還林面積達680畝,實現了村前屋后林蔭覆蓋,農田林網已成格局。全村共有2處養殖基地。此外,全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每年總計匯入家里680萬元,全村年人均收入達40……。 |
龍灣村位于潛山縣中部美麗的天柱山東北腳,屬龍潭鄉河東畔,系帶狀,面積15平方公里,山林面積12平方公里,農田528畝,山地1300畝,轄25個村民組,600佘戶,人口2230人。村兩委組織機構健全,黨支部支委3人,3名村委委員,全村設5個黨小組,黨員45人,村民組長25人,村民代表4 2人。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龍灣村位于安徽省潛山縣的中部,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的旅游勝地“天柱山”腳下。放眼嘹望,迷……。 |
龍灣村簡介 龍彎村是牛鎮鎮的東大門,環庫公路東西相連,龍彎河環村而過。全村總面積2200畝,其中耕地面積1878畝,林地面積26570畝。轄36個村民小組,825戶,2968人。勞動力1928人,常年在外務工783人。 該村糧食作物以種植水稻為主,年產水稻550噸;養殖業以養豬、牛為主;經濟作物以油菜為主,年產油菜籽30噸;還有柑桔、板栗、茶葉等。年產板栗50噸,是板栗產出大村。2009年度,……。 |
由原山灣村、原三角村合并時取原山灣村中的“灣”字,龍又代表銅梁龍而得名。三角村1950年前屬轉龍鄉第三保。1951年命名三角村,1958年改為三角管理區,1961年為三角大隊。1983年改名三角村。山灣村1950年前屬轉龍鄉第四保。1951年根據當地有雙龍橋而命名為雙龍村,1958年改為雙龍管理區,1961年為雙龍大隊,1981年因重名,更名為山塆大隊。1983年改名為山灣村。2007年由原山灣村……。 |
因曾傳說此處以前斬過龍,稱之為斬龍村,后因與寶龍鎮名字相觸,更名為龍灣村。1961年為柏果公社第7大隊,1984年改名為柏果鄉斬龍村,1993年并入寶龍鎮管轄,1996年更名為龍灣村,2002年將石子村合并。龍灣村……。 |
因境內龍彈灣而得名,傳說,很早以前,龍過此地,翻轉動彈,形成此山灣,故名。1953年,龍灣村成立,隸屬銅鼓鄉;1958年,更名為龍灣區隊,隸屬銅鼓公社;1961年,更名為龍灣大隊,隸屬銅鼓公社;1984年,更名龍灣村,隸屬銅鼓鄉;1992年,鄉改鎮,隸屬銅鼓鎮至今。龍灣村……。 |
龍灣村是重慶市忠縣汝溪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00233108201。 |
龍灣村位于南山鎮北部,南與江布交界,北與建甌迪口鎮連接,東與江布村毗鄰,西與前坑村相連。全村面積2.0986萬畝;有368戶、1718人;下設2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距延平市區40 千米。1946年底王一平和東門村黃世諸轉戰龍灣一帶活動,并在衫口尾建立林園努交通聯系站。聯絡迪口地區地下黨組織。1947年,建甌縣游擊大隊在龍灣成立。1987年龍灣村被省評定為老區村。基礎設施通村通組道路100%硬化……。 |
因相傳有龍過此,又在山灣內,故名。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政社合一、撤鄉建社,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稱生產大隊;同年,設立龍灣生產大隊。1984年8月,實行政社分開,恢復鄉,建立鄉人民政府;同時,生產大隊更名為龍灣村,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1984年,撤銷龍灣生產大隊,設立龍灣村民委員會,簡稱龍灣村委會。龍灣村……。 |
龍灣村,黃河在這里拐了一個S型大彎。黃河九曲,龍灣多嬌,新列為國家地質公園的黃河石林就高聳在這黃河兩岸。黃河石林生成于21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早更新世,由于燕山運動,地殼運動、河床下切、風化、雨蝕,重力坍塌等地質作用,形成了以黃色砂礫巖為主,造型千姿百態的石林地貌奇觀。這里的村民說,他們的祖先得益有盤龍洞躲避土匪追擊幸而避難,這個村莊才延續至今天。現在這里也是當地人宗教信仰之地,故又名興龍寺。自……。 |
因此村落龍姓人士居多,且都居住在山灣處,故而得名龍灣村。1950年建政為楊壩區楊廟鄉龍灣村。1958年改為甘泉公社龍灣大隊。1983改為甘泉鄉龍灣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改為甘泉鎮龍灣村村民委員會。龍灣村……。 |
地形似一條龍。1958年屬韓店公社新陶大隊,1960年劃屬鄭河公社設龍灣大隊,1983年改稱龍灣村委會。龍灣村……。 |
1993年建村時,村內有洪水溝槽,多處彎曲,酷似龍的形狀,故起名龍灣村。1993年由原井泉鄉搬遷而來,1993年成立新井鄉并新建龍灣村。2004年新井鄉合并入直灘鄉,2016年撤鄉改鎮管轄至今。龍灣村……。 |
相傳唐代狄仁杰仕任寧州刺史期間,勤政愛民,疏通河道,勸農植桑,嚴懲貪官,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擁戴。不料,突罹大雨,洪水暴發,龍鳴蛟嘯,處危難,粱公不驚,騎牛奮劍,追殺惡龍于此,故名。中華民國時期,屬米橋鄉第四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寧縣第七區第一鄉;1958年成立龍灣大隊,屬早勝公社平子管理區米橋鄉;1962年,屬米橋公社;1983年政社分設時更名為龍灣村,屬米橋鄉;2003年,山莊村并入龍灣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