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由“龍王廟村村民委員會”更名為“龍廟村村民委員會”。傳說,有個龍王治水巡查到此地,見位美麗姑娘,心存歹念,觸犯天規,玉皇大帝得知,派兵將其就地斬首,可是這個龍王仍陰魂不散,時常騷擾平民,為保平安,當地人為其修建一座廟,命名龍王廟。從此這個村落也就被叫成龍王廟村。1958年前后名稱為“龍王廟村”。原屬蚌埠市五河縣沫河口鎮管理,2012年起沫河口鎮劃為蚌埠市淮上區時,把“龍王廟村村民委員會”……。 |
范圍內有村莊龍廟,清康熙二十年(1681)于此建小白龍王廟,世稱龍王廟,后廟毀建村,沿用其名,故得名龍廟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郭河公社成立時,龍廟大隊、堰閘大隊屬之;1961年成立青龍公社,堰閘大隊屬之;1982年青龍公社改稱三塘公社,堰閘大隊屬之;1984年體制改革,公社改鄉,大隊改村,龍廟村屬郭河鄉,堰閘村屬三塘鄉;1992年堰閘村隨三塘鄉并入郭河鄉;2000年郭河鄉改為郭河鎮,龍廟村、堰閘……。 |
龍廟村位于尚塘鄉政府約1公里處,東與朱馬店鎮古城村接壤,南靠朱馬店鎮徐橋村,西靠尚塘村,北靠黑河村。全村共有人口5022人,1097戶,耕地面積6335畝,下設10個村民小組,5個自然莊,村黨總支1個,下設4個黨支部,9個黨小組,先后被授予“市級衛生村”、縣級文明村、先進基層黨組織、五個好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
“因此處臨近關濺河,故在此修“龍王廟”以鎮住河中的妖怪,保佑一方平安,年年莊稼豐收。當地人修此廟,以求風調雨順,是人們的精神寄托。1984年建龍廟村,2002年將龍歸合并。龍廟村……。 |
境內有一古廟,名“騎龍廟”。設立村時以此為名。1950年屬大灣鄉第四村。1958年名騎龍管區。1962年為騎龍大隊。1981年更名為龍廟大隊。1983年更名為龍廟村。2009年更名為龍廟社區村民委員會。2019年復名龍廟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龍廟村……。 |
清初,馮氏在此建莊。村里原來有座廟,廟里供有石刻龍王圖像,故名龍王廟。1932年,龍王圖像被打碎,后簡稱為龍廟。清代,設保屬古息里。1936年屬城關區聯保。1941年屬古項鄉。1950年10月,屬項店區楊店鄉。1956年1月屬楊店中心鄉,稱龍廟小鄉。1957年3月屬楊店鄉,稱龍廟高級社。1958年建龍廟大隊,屬楊店公社。1983年12月改龍廟村民委員會,屬楊店鄉至今。龍廟村……。 |
明代,建村時,村中有座龍王廟,故名。后簡稱龍廟。清代,屬喬遷鄉孫廟保。1936年屬城關區孫廟聯保。1941年屬喬遷鄉孫廟保。1950年10月屬孫廟鄉。1956年屬何營中心鄉。1958年屬城郊鄉。1961年屬孫廟鄉。1962年建龍廟大隊,屬孫廟公社。1966年為東風大隊。1982年9月12日根據息縣人民政府文件《關于我縣部分生產大隊、街道居委會更名、復名的通知》息政〔1982〕87號復名為龍廟大隊。……。 |
因轄區內有個歷史悠久的龍王廟得名。1958年9月,設立新興人民公社時設立龍廟生產大隊。1959年,新興人民公社劃分為新興、永豐、青墩三個人民公社時,隸屬青墩人民公社。1983年8月,設立青墩鄉時改設為龍廟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10月,青墩鄉改設為青墩鎮。2010年8月,青墩鎮與南洋鎮合并設立新的南洋鎮,龍廟村村民委員會隸屬南洋鎮。龍廟村:位于曰康村西側。……。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德田鄉十二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三區德田鄉;1950年8月屬六區朱家鄉;1952年6月屬蔡家區岐山鄉;1955年屬蔡家區岐山鄉龍廟、大具初級社;1957年6月屬岐山鄉五岐高級社;1958年10月公社化時屬橫路公社德明大隊;1961年10月屬涌山區耆德公社德明大隊;1963年底改屬橫路區德明公社大聯大隊;1964年11月屬雙田公社德明公社大聯大隊;1968年擴社并隊,屬雙……。 |
龍廟村是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曲家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11224126204。 |
該村由龍臥村、廟凹村合并而來,故合并后的新村取名為龍廟村。2020年合并行政村,將龍臥村、廟凹村合并,合并后的新村名稱為龍廟村,成立龍廟村民委員會。北吳村……。 |
龍廟村是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朝陽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2021131999。 |
境內有供奉龍王的廟宇。1949年前屬鳴鐘鄉第6保。土地改革時為鳴鐘鄉6村,1958年大躍進公社化時改為鳴鐘公社第6大隊。1966年文革時更名為東風公社6大隊。1971年復原名。1981年地名普查時命名為鳴鐘公社龍廟大隊。1983年社改鄉定名鳴鐘鄉龍廟村。2019年鳴鐘鄉改名為鳴鐘鎮,定村名為鳴鐘鎮龍廟村,2020年5月玉皇樓村并入。龍廟村……。 |
龍廟村是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1602107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