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莊村位于顧集鎮西部,與磚集鎮相鄰。全村總人口5200人,1296戶,耕地面積5592畝,轄14個自然村,42個村民組。 劉老莊村村“兩委”班子健全,設1個黨總,2個黨支部,共有黨員99人。近幾年在村兩委班子務實開拓,勤奮工作,在全體干群的共同努力下,修通了環村道路,解決了群眾行路難的問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了基礎。……。 |
明初劉姓由山西洪洞遷此,建村崗上,紅杏環抱有一寺,名杏崗寺,村在寺前以杏崗名村。崇禎年間河決黃水沒村,劉姓外遷水退回村,遂更名為劉老莊。1949年屬二區。1955年屬平崗鄉。1958年為河堤人民公社平東生產大隊。1961年為河堤區平東生產大隊。1965年為河堤人民公社平東生產大隊。1966年為平崗人民公社老莊生產大隊。1984年為平崗鄉劉老莊村民委員會。1986年為平崗鎮劉老莊村民委員會。劉老莊村……。 |
明代初期,劉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并建村,后村民逐漸遷出,為附近劉姓的故居,取名為劉老莊。清屬西五保。1912年屬瓦崗區。1949年屬二區瓦崗。1958年成立劉老莊生產大隊,屬瓦崗人民公社。1983年12月稱劉老莊村民委員會,屬瓦崗鄉。2009年5月屬瓦崗鎮。劉老莊村……。 |
劉老莊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王集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11627202225。 |
清康熙年間,劉姓人從山東棗林莊遷此,因念山東老家,取名為劉老莊。1949年10月屬沈丘縣宜路區。1951年5月屬鄲城辦事處宜路區。1952年8月屬鄲城縣宜路區。1965年成立劉老莊大隊,屬宜路公社。1983年劉老莊大隊改為劉老莊村民委員會,屬宜路鄉。1987年11月撤鄉設鎮,屬宜路鎮至今。劉老莊村……。 |
清乾隆年間,劉姓建村于此,名劉莊,后人丁興旺,不少戶數徙居他村,遂稱為劉老莊。清光緒三十年(1904)屬北官寺保。1936年屬第五區金鐘鄉。1937年屬南陽縣掘地坪鄉。1949年屬南陽縣石橋區劉老莊鄉。1958年建劉老莊大隊,屬石橋公社。1975年屬小寨公社。1984年改設劉老莊村民委員會,屬小寨鄉。1994年屬臥龍區小寨鄉。2005年屬臥龍區龍興鄉。2013年屬臥龍區潦河坡鎮至今。劉老莊村……。 |
劉老莊村位于黃崗鎮西北部,距鎮區10公里,總面積12平方公里,林地面積1萬畝,耕地面積970畝,以傳統農業為主,種植花生、水稻、玉米等農作物,近年來新發展夏枯球、艾葉等中藥材,經濟林以種植沙紅桃、晚秋黃梨為主。轄7個村民小組,14個自然村,238戶888人。其中:14歲以下兒童237人,14-60歲有535人,60歲以上老人116人,有勞動能力的412人,分散供養五保6戶6人,低保戶59戶62人,……。 |
劉老莊村位于龍興鄉東北部,全村共有11個村民小組,475戶,1891口人,耕地2780畝,屬典型的以農業為主體的淺山丘陵村。 該村走林業興村的發展路子,累計栽種以銀杏、柿子為主的經濟林9萬株,楊樹12萬株,引導群眾發展脫毒紅薯300余畝,培育牛羊養殖大戶27戶,全村大牲畜存欄數達到500頭。引導農村婦女“農忙干農活,農閑織地毯”全村有90余戶從事織地毯行業,織地毯戶年均凈增3000元以上。 該村狠……。 |
劉老莊村位于淮安市西北28公里處,東接326省道,西鄰205國道,據淮安漣水機場僅12公里,交通非常便利。全村共有村民1795人,耕地3198畝。村黨總支下設3個黨支部,共有54名黨員,村兩委班子成員8名。劉老莊村是新四軍82勇士抗敵三千、浴血奮戰、英勇殉國的地方,-總書記在2005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特別提到“新四軍‘劉老莊連’等眾多英雄群體,就是中國人民不畏-、英雄抗爭的杰……。 |
1912年至1934年為安塞縣洛上川鄉劉家老莊,1934年4月至1935年11月為安塞縣革命委員會一區劉家老莊,1936年屬甘洛縣一區,1937年屬甘泉縣一區。1958年改為橋鎮公社劉老莊生產大隊。1983年改為橋鎮鄉劉老莊行政村。1989年改為橋鎮鄉劉老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劉老莊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