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河村地處湯池鎮南部,鎮主干道城毛路及城龍路穿境而過,距鎮政府4公里,距縣城35公里,東與王河村相鄰,南與城沖村相連,西與油坊村接壤,北與沙埂村相連,全村面積5.8平方公里,林地面積4700畝,水田面積1246畝。全村20個村民組,14個自然村莊,共有516戶,總人口1842人。村集體林場2個:賴皮洼和石頭沖林場面積分別為500畝和400畝,職工3人,實行承包管理。劉河村現有基層黨員41名,4個黨……。 |
因該地多為劉姓村民聚居為主,故此得名劉河村。1949年12月解放后,歸伏家鎮區管轄,1954年現有七個社合并為劉河大隊,由銀杏樹人民公社管轄,1982年設立劉河村民委員會,隸屬于銀杏樹鎮,沿用至今。劉河村……。 |
劉河村是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灘坪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621226120207。 |
清代村北上頭有條石梁似石蟒,取名為蟒家壩村,后來被人叫為馬家壩村。同治年間,因劉姓人中出了武舉人,劉姓是當地大戶,又因西漢水支流石峽河、六巷河經過村邊,故取名為劉河村。劉河村隸屬于西高山鄉,建國后,于1950年改為成集鄉劉河大隊,1972年撤去鄉建制,為成集公社劉河大隊,1983年撤去成集公社后成立西高山鄉,1984年5月改為西高山鄉劉河村村民委員會,2018年改鎮沿屬至今。劉河村……。 |
以前,此地有一條河,多為劉姓居住而得名。據查,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實行新體制,撤區改為平洛鎮,設劉河保屬平洛鎮管轄,1947年夏季以后,重新劃分鄉編保,劉河隸屬于劉家保,于1968年8月19日后改為劉河生產大隊,1985年9月17日劉河生產大隊改為劉河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劉河村……。 |
此處以劉姓居多,傍河居住,故名。1955年時成立劉家河高級社;公社化時和北陽洼、何家山組建為北陽洼大隊;1980年從北陽洼大隊分出,成立劉河大隊,1983年改大隊為村民委員會。劉河村……。 |
劉姓人聚居河畔故名。1958年韓店公社設劉家河大隊,1960年陽坡大隊并入,1962年屬試雨公社,1964年屬韓店公社,1979年分出陽坡大隊,1983年改稱劉河村委會。2006年陽坡村委會并入。劉河村……。 |
因最早有劉姓人家居住在李店河畔,故名。1958年設劉河大隊。1983年改稱劉河村民委員會至今。劉河村……。 |
因此地住有大量的劉姓住戶,并且村里有一條小河,古人因而為此地命名為劉河。1958年改設為大隊,隸屬中壩公社,1961年改為公社,1966年與江口公社合并,1983年撤社建鄉,成立劉河村村民委員會。隸屬雷王鄉,沿用至今。劉河村……。 |
元朝至和年間,村西北原有一條古河,劉氏在此定居立村,故得名劉河村。劉河村位于縣城北3公里,尚村鎮3公里,在縣經濟開發區內,全村152戶,人口54O余人,黨員22名,兩委班子成員5人,村監會3人,小區長3人,村民代表13人,現有耕地28O畝,村民基本收入以打工,養殖,種植等,村服務中心位于村西。……。 |
劉河村是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大峪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10482111218。 |
劉河村位于澗河以南,面積3平方公里,有7個自然村,423戶,1579人,耕地面積1800余畝,2006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該村現有黨員26人,雙委班子7人,其中雙委班子中黨員6人。農作物主要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是辣椒和種植,共500余畝。 2007年上半年,投資6萬余元,新建成文化大院共6間,150平方米,全村自來水入戶率60%,安裝電話180戶,入戶率40%;安裝有線電視400戶……。 |
劉河村:位于劉河鎮政府所在地。……。 |
清初,劉姓自鞏縣(今鞏義市)小黃冶最先遷此地泥河(古稱楊蘭水、車關水、桃花河)岸邊,日久成村得名“劉家河”,清代中期簡稱“劉河”。清末屬汜水縣王河倉,各村統稱劉河村,倉在王家祠堂。1912年屬東南區。1921年屬第五區。1927年屬第三分區。1933年屬第五分區。1936年屬周村區屬第六聯保,為劉河保。1941年屬五云鄉,為十五保。1944年成立汜水縣抗日民主政府,屬第一區。1945年復汜水縣五云……。 |
劉姓始居禹王河東畔,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屬慶云鄉。清嘉慶元年(1796)屬盈里。1943年屬魯山縣四維鄉。1949年屬魯山縣劉河鄉。1956年屬魯山縣倉頭中心鄉。1958年更名為李窯大隊,屬魯山縣董村公社。1961年更名為劉河大隊,屬魯山縣李窯公社。1969年屬魯山縣倉頭公社。1983年更名為劉河村民委員會,屬魯山縣倉頭鄉。劉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