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大隊名稱沿襲而來,故名。清末屬山陽二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八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奓山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一區;1950年屬郭灣鄉;1955年建立群力、建新、益民、辛勞4個初級農業社;1956年轉入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為聯誼大隊,屬朝陽人民公社;1975年撤區并社,屬奓山人民公社;1984年改聯誼村,設聯誼村村民委員會,屬奓山鎮;20……。 |
吳樓村地處隨應線和應田線交界處,現有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226戶,總人口938人,版圖面積是1.18平方公里,耕地854畝,以種植水稻為主,黨員34人,設立黨支部,現有兩委干部4人。主要產業以種植業為主。經濟狀況:吳樓村以房屋出租、荒地流轉承包為集體經濟發展重點,2012年集體總收入6.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814元。社會事務:一是2008年6月,村委投資1.6萬元改擴建了辦公活動場所,二是2……。 |
取聯合友誼之意而得名。自得名后沿用至今。聯誼村:位于樊川鎮西南6公里處。……。 |
聯誼村是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千垛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321281130236。 |
以原聯誼高級社得名。1958年建聯誼大隊;1983年改建聯誼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3月解家村、順利村、漁業村三個村民委員會并入聯誼村村民委員會,后沿用至今。聯誼村:位于余富村以北3公里處。……。 |
聯誼村是吉林省吉林市樺甸市橫道河子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20282201200。 |
撤鄉并村時,由平城村、平定村、梁家岨、店頭村合并而得名聯誼村,為駐地在聯誼村的群眾自治組織。1958年設平定大隊、平城大隊、梁家岨大隊、店頭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為平定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平定村村民委員會、平城村村民委員會、梁家咀村村民委員會、店頭村村民委員會合為聯誼村村民委員會。聯誼村……。 |
藏語,意為“團結”。1992年由巴塘南區貢波鄉劃入得榮縣茨巫片區貢波鄉。聯誼村……。 |
1、經濟發展 (1)第一產業:2007年糧食產量605噸,蠶桑養殖132張,漁業養殖214畝,油料產量54 .25畝。 (2)二三產業:村里企業45家,主要以木制品加工為主。全村總收入:18683.8萬元。其中:農民家庭經營收入:1525.8萬元。其他經營收入:17158萬元.人均收入:9323元。村集體經濟收入:25.19萬元。支出40.79萬元。工業總產值:17158萬元。銷售收入:17158……。 |
凸顯兩村友好合并新村,寄托著共同發展美好前景的寓意。鐵下村:1951年屬江綰鄉第12村,1956年稱勝利社,1961年稱岙環人民公社鐵下大隊,1983年稱岙環鄉鐵下村,1987年稱岙環鎮鐵下村,2001年岙環鎮并入城南鎮稱城南鎮鐵下村;上綰山村:1951年稱江綰鄉第12村,1956年江綰鄉并入岙環鄉稱岙環鄉勝利社,1961年稱岙環人民公社上綰山大隊,1980年稱江灣公社上綰山大隊,1983年稱江灣……。 |
聯誼村位于瀝海鎮西南面,緊依曹娥江北岸。2008年,全村總人口2403人,農戶937戶,共14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590畝,總勞動力1442人,常年外出務工勞動力510余人,農村經濟總收入2626萬元,其中農業收入730萬元,工業收入120萬元,建筑業收入1256余萬元,村民人均所得10240余元。……。 |
聯誼村位于洪溪鎮西端,東與洪溪村相鄰,南與馬塔塘村一河之隔,西與天凝鎮五星村交界。全村總面積4059畝,下轄9個自然村,21個社,總戶數772戶,現有人口2691人,黨員66名,團員17名。 全村擁有建材、金屬制品等企業8家,農戶以家庭絲織和經營廢鋼鐵為主的個體經濟發展較快,現有絲織機316臺,個體金屬拉絲戶42戶,經營利用鐵281戶,農業產業結構得到調整,現有稻田養殖面積302畝,花卉面積50畝……。 |
聯誼村聯誼村由原楊樹下、張家橋、董家橋3個行政村合并而成。東至杭甬運河,隔河與紹興縣楊汛鎮相連,南與繆家村為鄰,西為城南村,北與新塘街道裘江新村毗鄰。村域面積1.3平方公里,03省道東復線穿村而過,地理位置優越。2006年底止,全村共有住戶1045戶,其中外來戶321戶。總人口3637人,其中外來人口873人。全村勞動年齡內人口1679人,其中男854人,女825人。勞動力中以從事農牧漁業為主的1……。 |
谷來鎮聯誼村位于谷來鎮西北部,距集鎮7.8公里,車谷線穿村而過,由下坂、西洋坑、舉頭坑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村屬區域面積4.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59畝,茶園面積855畝,山林面積3994畝,全村總人口310戶1072人,其中黨員55名,設有個私集聚區一個,2015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1.77萬元。……。 |
原三村屬四聯村,該地有一所聯誼小學。三村聯合友誼,故名聯誼。清屬臨海縣承恩鄉十八都,后改屬承恩鄉城門莊。民國屬城關鄉。1949年解放初屬城關鄉。1950年8月屬下洋鄉。1955年方前、西山成立方前、西山初級社,溪頭成立第一、二初級社,上潘洋成立上潘洋初級社。1956年與方前、上洋、西山初級社合并轉為方前高級社,溪頭第一、二初級社與上潘洋初級社合并轉為溪頭高級社。同年2月屬城關鄉。1957年3月重屬……。 |
聯誼村村貌駐地懷義堂。面積5.2平方公里。設13個村民組,由原懷義堂、土魚坑、黃連坑村。371戶,1047人。耕地250畝,主種水稻。林地4614畝,產茶葉、蠶桑、柑桔、柿。通公路、程控電話、有限電視。裝有自來水。系革命老區。2011年由懷義堂、土魚坑、黃連坑合并為聯誼村。取名聯誼,代表著三村村民向往團結,共同努力走致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