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內有一座廟為梁家廟,村以廟名,故得名梁廟村村民委員會。原為梁廟大隊,屬蘆集公社,1983年公社該為鄉建制,梁廟大隊改為梁廟村,屬蘆集鄉,1989年建鎮,屬蘆集鎮。梁廟村地處蘆集鎮西側,現有人口2932人,耕地4500多畝,集體經濟薄弱,現有黨員58人,黨總支一個,黨小組3個,15個村民組。……。 |
1961年人民公社化,為湖溝公社梁廟大隊;1983年公社改鄉,為湖溝鄉梁廟村;1992年撤鄉并鎮,為臨渙鎮梁廟村;2007年并村調整,梁廟村、西劉村、郭井孜村合并,為臨渙鎮梁廟村至今。梁廟村位于臨渙鎮西南部、與渦陽縣接壤,共有16個村民組,人口5974人,土地面積8998 畝, 116名黨員, 1個黨支部、21 個黨小組,主要以生產小麥、大豆經濟作物為主,特色經濟有養豬及養雞……。 |
明天啟年間,梁姓建村建廟,故名。民國時期屬新蔡縣北區(韓集)。1941年屬崇德鎮(龍口)。1947年歸安徽省泉南縣。1949年復屬新蔡縣七區(韓集)。1951年屬新蔡縣十區(韓集)。1956年屬韓集中心鄉。1958年成立梁廟生產大隊,屬五星人民公社。1960年屬韓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梁廟村民委員會,屬韓集鄉。1997年1月屬韓集鎮。梁廟村……。 |
清初,梁姓捐資在此建廟,稱梁家廟。后簡稱今名。明、清屬歸化保。1921年屬修文鄉。1932年屬葉家店聯保。1945年屬宋店鄉第九保。1950年屬梁廟鄉。1956年屬梁廟中心鄉。1958年屬熊寨人民公社七營。1961年建梁廟生產大隊,屬熊寨人民公社。1977年屬梁廟人民公社。1983年改設梁廟村民委員會,屬梁廟鄉。2005年劃歸真陽鎮。2016年屬清源街道。梁廟村……。 |
根為本,稍為枝,梁氏來祖兄弟3人,率金家數口從山西洪洞奉官府之命移居陳州府東南定居,來祖先后西歸,成為三祖聯塋。清道光年間,梁氏2門子孫梁衛三、梁殿邦任侍衛之職,修墳祭祖,為祖爭光。又修建先祖所住無名之廟,因為廟為梁氏之廟,故取村名為梁廟。1958年設梁廟生產大隊,屬白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梁廟村民委員會,屬白集鄉。1988年屬白集鎮至今。梁廟村……。 |
因梁姓始居,且建有一廟,故名。1956年設吳莊高級社。1958年建梁廟大隊,屬平昌關公社。1975年改屬查山公社。1983年改梁廟村民委員會,屬查山鄉至今。梁廟村……。 |
明萬歷二十一年(1592),梁姓始遷祖從壽張東南梁家嶺(現屬山東省梁山縣)遷今址,建有家祠梁家廟,以此為村名梁廟。原屬山東壽張一區龍潭鄉。1941年屬張秋縣五區。1947年屬壽張縣四區。1949年屬平原省壽張縣四區。1952年屬山東省壽張縣四區。1958年屬壽張縣打漁陳公社梁廟大隊。1963年,屬壽張縣打漁陳區梁廟大隊。1964年隨打漁陳區劃歸范縣,隸屬河南省。1968年屬范縣打漁陳公社梁廟大隊。……。 |
據清康熙十五年《清豐縣志》記載:因梁姓居此,名梁家村。后梁姓絕戶,房產皆無僅剩一廟,人稱梁家廟,后移民遷此定居,簡稱梁廟。1949年,設立平原省,屬平原省清豐縣第一區。1950年,屬平原省清豐縣第八區。1952年,撤銷平原省,屬河南省清豐縣第八區。1955年,屬柳格鄉。1958年,為柳格人民公社梁廟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為柳格鄉梁廟村民委員會。2011年,撤鄉建鎮,為柳格鎮梁廟村民委員會。梁……。 |
梁氏依廟建村而得名。明初成村。1947年屬衛南縣第七區。1949年屬長垣縣第六區。1958年建梁廟生產大隊,屬樊相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梁廟村民委員會,屬樊相鄉。1994年屬樊相鎮,沿用至今。梁廟村……。 |
起源于500多年前,由慎二姐從車夫山遷居此地建家立廟,廟以人姓,村以廟名,謂稱梁廟。解放前屬睢寧縣王集區前營鄉,解放后屬龍集鄉,1958年屬龍集公社為前進大隊,1983年屬龍集鄉,2000年屬慶安鎮為梁廟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梁廟村:位于龍集社區西北3公里處。……。 |
梁廟村是山東省菏澤市曹縣王集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1721116205。 |
梁廟村是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寨頭堡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區劃代碼為371481203999。 |
梁廟村是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小路口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083210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