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為居民姓氏。1958年頁崖公社設雷家大隊,1959年屬盤安公社,1962年劃屬頁崖公社,1964年劃屬盤安公社,1979年劃屬頁崖公社后分為上雷、下雷大隊,1983年改稱頡崖鄉上雷、下雷村委會,2004年劃屬盤安鄉,2006年上雷、下雷村委會合并命名為雷家村委會。雷家村……。 |
雷家村是甘肅省定西市岷縣十里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621126106209。 |
雷姓最早居此建村,故名雷家。因村民委員會位于雷家故名。1951年成立雷家窮人協會。1952年改稱雷家農民協會,屬簸箕任鄉。1954年改稱雷家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改稱雷家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改稱雷家生產大隊,屬邢莊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雷家村民委員會,屬邢莊鄉至今。雷家村……。 |
清晚期,雷姓村民搬至現在雷家村駐地,因此得名雷家村。明、清先后屬青寧保(里)、土山保(里)。1927年屬第六區。1941年屬崗王鄉。1949年屬崗王區。1951年屬第八區。1956年為雷家村,屬姚家中心鄉。1958年建雷家生產大隊,屬姚家公社。1983年改為雷家村民委員會,屬姚家鄉。2011年撤鄉改鎮,屬姚家鎮至今。雷家村位于223省道西1公里處,交通便利,總面積1876畝,耕地總面積1276畝,……。 |
村以雷姓早居于此,故名雷家村。1926年,時屬履中里。1936年歸雙槐樹區橫澗聯保處轄。1942年時屬橫澗鎮。1949年歸六區。1954年時屬“中阿友好農莊”。1958年建雷家村大隊改屬“中阿友好人民公社”。1975年析出屬營子公社。1982年又并歸橫澗公社。1984年改橫澗公社為橫澗鄉,大隊改稱雷家村民委員會,屬橫澗鄉至今。雷家村……。 |
明永樂四年(1403),雷姓始祖,從山西洪洞縣遷民至此立村,命名雷家。1949年,設立平原省,撤銷衛河縣,屬清豐縣第六區。1952年,撤銷平原省,屬河南省清豐縣第六區。1955年,屬大屯鄉。1958年,為韓村人民公社雷家大隊。1962年分設大屯人民公社,為大屯人民公社雷家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為大屯鄉雷家村民委員會。雷家村……。 |
雷家村是湖北省荊州市監利市周老嘴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21023104999。 |
雷家村:是指雷姓先民早在清朝嘉慶年間即自荊州松滋來此開疆拓土,墾荒為田,繁衍生息,不斷發展形成村落。說明雷氏是當地的大族。清嘉慶年間,此地屬湖北施南府建始縣;同治年間,屬建始縣南鄉長壽里;民國七年(1918),屬湖北荊南道建始縣智字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建始縣第三區署豬耳河聯保;民國三十二年(1943),屬建始縣花坪區豬耳鄉;民國三十八年(1949),屬建始縣官店區豬耳鄉。1950年屬官……。 |
1958年為長虹公社柳集管理區雷家中隊;1975年1月屬柳集公社雷家大隊;1984年為長埫口區集木鄉雷家村;1987年屬長埫口鎮至今。雷家村……。 |
雷家村是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接履橋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102005218。 |
雷家村是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普滿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024201201。 |
雷家村……。 |
因寓意而得名。寓團結之意,故名。1949年前屬仁首鄉,1949年分屬二區兩利鄉,1956年成立4個初級社,1957年并轉為官莊高級社;1958年為仁首公社官莊大隊;1968年更名團結大隊;1984年改為團結村,至今未變。雷家村……。 |
984年,鄉政權制,改名為雷家村民委員會。因倬溪流經村旁,取名倬溪雷家,后一部份村民另建新居,分稱老雷和新雷,因姓得名。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白土鄉第7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白土小鄉第6、7行政村;1958年為白土公社雷家大隊,1968年與鎮山大隊合并為雷家大隊,1972年分出鎮山大隊余為雷家大隊。1984年,鄉政權制,改名為雷家村民委員會。雷家村……。 |
1958年成立前進大隊,隸屬于三里公社。1961年由前進大隊劃分為光輝、新進、前進、雷家四個大隊。1968年由前進、新進、雷家和光輝大隊的宋家、雷家竹山二個自然村合并為前進大隊。1972年由前進大隊分為前進、三里、雷家三個大隊。1984年9月撤大隊,設行政村為雷家村民委員會,隸屬于三里鄉管轄。1989年1月改為雷家村公所。1993年復改為雷家村民委員會。1993年復改為雷家村村民委員會。雷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