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鄉焦村村位于廣德縣最南端,與浙江安吉縣杭垓鎮嶺西村和本省寧國市梅林鎮交界,距縣城40公里,是汭河源頭的發源地,四合鄉未來東向發展的主要通道。境內山清水秀,資源豐富,生態優良,是四合鄉第一批新農村中心村莊示范村,全村總面積24.6平方公里,山場面積3.7萬畝,耕地2100畝,現有37個村民組, 5300余人,村黨總支下設5個黨支部,共計黨員134人。焦村村農林資源豐富,主要有毛竹、板栗和小徑竹等……。 |
焦村:位于霍各莊村西側。……。 |
因姓氏命名。焦姓姓居多而得名。土改時為太平區焦村鄉,公社化后太平公社焦村大隊,1963年劃歸黑河公社,1983年體改后改為焦村村委會至今。焦村村……。 |
焦村位于南和縣東北部,距離縣城12公里, 距郝橋鎮人民政府3公里, 南臨西果鄉道,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全村480戶2606口人, 耕地面積2851畝,土地平整、肥沃,便于管理。 ……。 |
棗強縣大營鎮焦村,區域面積320.6公頃,戶籍人口842戶,人口2326人,現有黨員 58名,兩委班子7人,支柱產業以皮毛加工,小麥玉米棉花為主。……。 |
據焦氏家譜記載:明永樂三年(1405),焦氏先祖從山西洪洞遷此定居,取村名焦家村。后簡稱焦村。1949年,為濮陽縣三區焦村。1956年撤區并鄉,為濮陽縣柳屯鄉焦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改大隊,為柳屯人民公社焦村大隊。1984年成立濮陽市郊區,為濮陽市郊區柳屯人民公社焦村大隊。同年撤社建鄉,為濮陽市郊區柳屯鄉焦村村民委員會。1986年撤鄉建鎮,為濮陽市郊區柳屯鎮焦村村民委員會。1987年撤銷濮……。 |
因村內居民多數為焦姓,故取名焦村。1948年偃師縣人民政府成立,設大口為第六區,屬大口區。1956年撤區并鄉,屬大口鄉。1958年廢鄉并社,焦村大隊屬大口公社。1961年設大口區,焦村大隊屬大口公社。1983年易社為鄉,為焦村村民委員會屬大口鄉。2013年撤鄉建鎮,焦村村民委員會屬大口鎮至今。焦村村……。 |
原名左村鎮。明初焦姓自山西洪洞縣遷入,改稱焦家村。清名焦村鎮,后簡今名焦村。明屬和豐鄉。清屬圣王里。1936年屬焦村聯保。1941年屬紙坊鄉。1951年屬七區。1958年置焦村大隊,屬紙坊公社。1984年改焦村村民委員會,屬紙坊鄉。1991年劃歸焦村鄉。2016年焦村鄉撤鄉設鎮,屬焦村鎮。焦村村……。 |
據《焦氏家譜》記載:其祖原籍山西,于明永樂八年(1410)遷此,以姓氏取名焦家村,1945年去“家”字稱焦村。1949年建國后為南樂縣二區焦村村公所。1956年為千口鄉焦村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為千口公社焦村大隊。1984年為千口鄉焦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改為千口鎮焦村村民委員。焦村村……。 |
傳大禹治水時在此發現千蛟,遂名蛟村,后演變為焦村。1949年6月屬破胡區。1956年1月屬焦村鄉。1958年8月成立焦村生產大隊,屬西章人民公社。1966年5月屬焦村人民公社。1983年12月社改鄉,改為焦村村民委員會,屬焦村鄉。1993年6月鄉改鎮,屬焦村鎮至今。焦村村……。 |
焦村村是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六村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區劃代碼為410527205222。 |
東平街道焦村社區位于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白佛山腳下,南臨大汶河,西接稻屯洼國家級濕地公園,處于縣城西區開發的核心地帶,現有956戶、2779人,耕地1200畝。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以提高居民居住條件、提升生活質量為目標,將焦村作為首批農村社區建設試點村,組建專門工作班子,統籌規劃、強力推進社區建設,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焦村社區目前已成為設施完善、功能齊備、環境優美的大型綜合社區。高起點、高標……。 |
焦村村是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斑鳩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370923108202。 |
焦村村是山東省聊城市莘縣觀城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1522103239。 |
酒仙橋街道焦家村地處生態東城,兗州金口壩東首,泗河東岸、沂河北岸,轄壩頭及焦家村兩個自然村。全村共121戶,462口人,其中黨員27人。該村現有農業用地501畝,其中小麥、玉米200余畝;林地面積300畝。至2012年底全村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00萬元,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5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7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