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原有一條大街,街頭有御賜烈女石坊一座,文武官員經此均需下馬,故名。早期屬于福清府六一都管轄。新中國成立后,成立人民公社,屬高山公社管轄。后沙埔成立鄉政府,屬沙埔鄉管轄。1992年鄉改鎮,亦隨之。江下村……。 |
1951年設立江石鄉,1956年12月并入遙田鄉,1959年設立江石大隊,1978年2月聯豐、石教、竹嶺析出后設立江下大隊,1983年12月聯豐并入后稱聯江鄉政府,1986年12月撤銷聯江鄉政府,設立江下村委會,1990年3月設立江下管理區,1998年12月設立江下村委會,沿用至今。江下村……。 |
茂名市電白區觀珠鎮江下村位于觀珠鎮東北邊。江下村轄13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389戶,人口2094人;全村總面積5.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24畝。江下村年平均氣溫為22℃一23℃,年降雨量約為1500一1800毫米,氣候特征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溫和氣候。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花生、番薯,村特色經濟收入有荔枝、龍眼、香蕉,上一年江下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810萬元。近年來,江下村發展經濟的措施以及成果:村黨支……。 |
江下村是廣西玉林市興業縣大平山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924101207。 |
原與江上村統稱為江沿灣,其地名歷史悠久,意義深遠,據調查,因江沿灣屬洞庭湖沖擊沖原,原在洞庭湖靠打魚為生的人們轉向了上岸耕作,他們上岸后,占地耕作,后逐漸形成村灣,人口不斷增加。天長日久,江水泛濫,從此饑荒災難不斷,當地居民開始筑堤修堵壩,防水抗災,慢慢形成了長江邊的一條塆子,從此,前人將其定名為江沿灣。隨著歷史變遷,1980年江沿塆被分為上灣和下灣,此地位于下灣,由此得名。1923年前屬漢陽縣漢……。 |
江下村是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圳上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322113269。 |
江下村是湖南省邵陽市邵陽縣諸甲亭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區劃代碼為430523207201。 |
村委會駐地江下自然村,故名。1949年前屬中溪鄉,1949年后先后屬山上、老下二鄉。1954年建為塘頭等3個初級社。1955年并為老下高級社,屬長埠鄉。1958年為老下大隊,后從老下大隊分出為江下大隊,屬長埠公社。1984年更名為江下村民委員會,屬長埠鄉。1995年屬長埠鎮。江下村……。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嵩湖鄉(上丁,下丁,鄒家下三寸屬金溪縣湖灣鄉)。1950年以后屬金店鄉(同年上丁、下丁、鄒家下劃入臨川縣金店鄉)合作化時期建有上升高級社,1958年成立江下大隊屬東館公社,1960年屬金店公社,1968年屬嵩湖公社,1984年8月更名為江下村民委員會。江下村……。 |
1912年后屬萍鄉縣上埠鄉。1950年屬萍鄉縣蘆溪區白竹山鄉。1952年屬蘆溪區江下鄉。1958年為上埠公社江下大隊。1961年為萍鄉市蘆溪區上埠公社江下大隊。1968年為上埠鎮江下大隊。1971年為蘆溪區上埠鎮江下大隊。1984年改制為上埠鎮江下村民委員會。1997年為蘆溪縣上埠鎮江下村民委員會。2003年鐘家源村并入江下村民委員會。江下村……。 |
1949年8月前屬神光鄉;同年8月屬神光區司城鄉;1956年區鄉調整時屬中和鄉;1958年公社化時;為五星公社江下大隊;1961年屬中和公社;1968年與高布大隊合并為神光公社東風大隊;1972年稱中和公社司城大隊;1979年與司城分開稱原名。得名后沿用至今。江下村……。 |
1949年至1968年為古巷大隊,豪川大隊并為江下大隊。1972年由安下大隊合并到1979年。1979年又分為安下大隊,1984年改置稱大江下村村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江下村委地處油田鎮東北方向,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較差,管轄六個村小組。現有農村人口1687人,黨員34人,耕地面積3321畝,林地面積22780畝。村民以耕種為主。……。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大同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金田、石橋鄉江下高級社、江下大隊,1984年,改為江下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銀塘村并入,沿用至今。江下村有7個村民小組,農業戶數294戶,農業人口1152,現有耕地面積1350.8畝。……。 |
村子位于瀘水下游,故得名江下。1958年成立江下大隊,1984年,由江下大隊改置,設江下村民委員會,屬興橋鄉管轄。1987年5月,興橋鄉由吉安縣劃歸吉安市(縣級市)管轄。1993年,撤鄉設鎮改屬興橋鎮管轄。2000年8月,吉安市(縣級)改市置區,仍屬吉州區興橋鎮管轄。江下村委會位于吉州區興橋鎮的西部,靠近瀘水河旁,與吉安縣梅塘鄉隔水相望,離吉安市20公里,距鎮10公里,轄13隔自然村,12個村小組……。 |
1949年前夕屬望郭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天井鄉,1958年屬天井大隊,1974年從天井大隊分出為江下大隊。1984年,鄉政權制,改名為江下村民委員會。江下村……。 |
江下村是少數民族村,原有七個自然村,即江下、赤炎畈、金絲源、半個月、金交椅、火石坑,2010年5月,我村在得到縣政府批準后進行了農房改造,經過近兩年的時間,拆除舊房178座,24800平方米,舊房全部被拆除后新建新房104座,投資100多萬建成了老年公寓,成為目前全鎮唯一的老年公寓,并對全部進行了外墻粉刷,每座房頂上都有少數名族標志。農房改造時,我村一共整體搬遷了四個自然村(集中到中心村),使原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