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潁上縣志》記載南宋時期南門王,在此建莊立戶,稱為江北府,解放后期,隸屬于馬圩村,因其地理位置在江口以北,故稱為江北村,一直延續至今。據查在南宋時期,南門王在此地建莊立戶,稱為江北府,1949年成立馬圩鄉江北村,1992年撤區并鎮后屬于江口鎮江北村村委會,至今。江北村位于江口鎮北部,與利辛縣相連,全村人口4009人,5個自然莊,12個村民小組,全村耕地面積3989畝,黨員81名,村室建筑面積22……。 |
江北村位于花園鎮東部,汲東干渠以西,東與安業村相鄰,南與花園村接壤,西至羅花路與社崗村接壤,北與迎龍村接壤,總面積約有14平方公里,由原江北村和魯圩村合并為江北村,村部設在原江北村村部,共有9個村民組,共3868人,其中黨員人數85人,全村耕地面積6671畝,主要以種植水稻、小麥、油菜、棉花等農作物為主,境內有小(二)型水庫一座,面積約有300畝,蓄水總量約24000立方,能夠解決4000畝農業生……。 |
因此處與江北縣接壤,故名江北嘴。該村原為保合鄉六保六村,1955年建石佛初級社,1958年為石佛管理區,1962年先后為石佛、幸福大隊,1981年定名江北大隊,1983年改為江北村,沿用至今。江北村……。 |
因位于江洪港北部而命名,故名。1958年成立江北漁業大隊;1985年撤大隊改為江北鄉;1986年撤鄉改為江北村委會;1989年撤村改為江北管理區;1999年撤區改為江北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江北村……。 |
江北:指江北屯,村子在江北面。因駐地原位于江北屯,故名。1950年為江北鄉,屬融縣第九區。1953年屬融安縣第三區(板欖區)。1958年改稱江北大隊并析出沙江大隊,屬板欖公社。1962年改稱江北公社,屬板欖區。1966年復改稱江北大隊,屬板欖公社。1982年稱村公所。1984年改村并設立村民委員會,屬板欖鄉。2001屬板欖鎮。江北村……。 |
江北村民委員會隸屬于久仰鎮,村委會駐地白鬧,下轄居民點有白鬧、南江、南江新寨、養溜、拉薩。東靠柳川鎮中都村,西至南江村,南達擺偉村,北至柳川鎮南腳村。全村轄8個村民小組。總戶數為340戶,總人口為1715人,總面積14平方千米,民族主要有苗族。全村經濟以種、養植業為主,主要作物有蔬菜、朝天辣和紅苕等,養殖業以牛、豬為主,特別是小香豬。郵政編碼為556400,電話區號為0855。……。 |
江北村是黑龍江牡丹江市寧安市鏡泊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1084107218。 |
江北村是黑龍江牡丹江市海林市海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1083100224。 |
江北村是黑龍江哈爾濱市巴彥縣松花江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0126200200。 |
明洪武年間,江姓由山西省洪洞縣遷此建村。后建有集鎮、寺院。一曰江村寺,二曰江村集,今簡稱江村。因此村較大,分為江南、江北2個村,此村居北,故得名。民國年間屬扶溝縣北區(白亭)。1949年屬扶溝縣五區(崔橋)。1958年在江村北設江北大隊,屬江村公社。1983年改為江北村民委員會,屬江村鄉。1990年屬江村鎮。江北村……。 |
1950年屬通海口區城關鄉江北村;1958年屬通海口公社城關管理區江北中隊;1961年屬通海口區城關公社江北大隊;1975年1月屬通海口公社城關管理區;1984年更名為沔城鎮江北村;1987年屬沔城回族鎮。江北村……。 |
江北村是湖南省岳陽市汨羅市桃林寺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681112222。 |
該村處在老江界河以北,土改時此村定為江北鄉,定名時仍取“江北”兩字。該村1934年屬東臺縣第9區南團鄉2保;1946年土改時屬西團區江北鄉;1952年合作化時屬西團區南團鄉;1956年高級社時以地處新開挖的江界河北岸取名為新江高級社,屬小海區南團鄉;1958年公社化時命名為新江大隊;1966年由小海公社劃入南團公社,因位于江界河北,故名江北大隊;1983年體改時為江北村委會。2001年行政區劃調整……。 |
2002年撤鄉并村中,原金沙鄉九甲村、赤岐村、地理村合并為江北村民委員會,劃規濱江鎮。江北村……。 |
江北村位于泰和縣禾市鎮中心,距圩鎮0.5公里,東臨牛吼河,南接禾市圩鎮,西倚水西村,北靠沙里村,全村轄6個村民小組,有216戶,共804人,黨員21人。耕地面積1100畝,有小二型水庫一座(蓮花塘水庫),蓄水面達一百余畝,建有大型生豬繁養基地,年出欄肉豬1000頭,魚一萬尾,有山林面積1萬畝,林業資源十分豐富;村內交通便利,吉井公路穿村而過,區位優勢明顯,2008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江北熊瓦自然村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