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 村 簡 介 新倉鎮惠村位于花園圩上游,全村9個村民組,1002戶, 農業人口4276人,總面積約6.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00畝,早在2005年被省列為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是遠近聞名的生豬養殖大村,年出欄生豬8萬多頭,2009年被省評為先進村,我村交通十分便捷,太望公路、南渠公路、小花公路穿村而過,花園集鎮座落在我村區域,民風純樸,人人遵紀守法,尊老愛幼,團結友善,勤儉持家,2010年人均……。 |
惠民村位于水陽鎮中西部,東鄰中聯村,西接乾興村,北靠雁翅社區,南面為長溝村。該村由原惠民和后村合并而成,現轄24個村民組,1052戶3679人,耕地面積4748畝,水面1796畝。村黨總支下設4個支部,10個黨小組,136名黨員。近年來,該村大力發展集體經濟,有效解決了村里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在招商引資上,積極優化投資環境,廣泛開展綜合整治。通過全方位的努力,村級經濟結構得到合理調整,經濟格局保持……。 |
惠民村轄區面積4平方公里,現有18個村民組,800戶,戶籍人口2800人。擁有耕地面積2100畝,養殖水面200畝,系圩區,境內全長2公里,兩個圩口。地理位置:惠民村位于長江南岸,與秋江街道交界,東至秋江街道,南至秋浦河,西至萬城河,北至萬生村。村內河道交錯,水域豐富,尤其適合發展生態養殖業。 惠民村屬圩區地形,土壤類型多樣,以砂土為主。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適宜農作物……。 |
民國30年,中國共產黨在此為中心開展過“推翻地主惡霸,農民分土地”的利國利民的革命活動,為紀念這段光榮歷史,村以惠民為名。1949年為新市鄉10保,1950年為新市鄉10村,1958年為葛蘭(區)人民公社11管區1連,1961年為新市公社惠民大隊,1984年為新市鄉惠民村,1993年為新市鎮惠民村。2003年為新市鎮惠民村。得名后沿用至今。惠民村……。 |
惠民村,因取其惠及人民之意而得名。1951年1月建惠民村(屬白羊鄉),以政府優惠人民之意得名。1953年劃歸雙石鄉。1956年并入白羊鄉。1958年11月改村為管理區隊。1961年劃歸雙石公社改為惠民大隊。1984年4月改大隊為村。2004年9月由原建金村、惠民村、新勝村合并為現惠民村,沿用至今。惠民村……。 |
惠民村是黑龍江哈爾濱市尚志市河東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0183211206。 |
惠民村是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斗笠山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382109206。 |
豎新鎮惠民村位于豎新鎮的中南部,南與團城公路堡西村毗鄰,東與張漲港、堡鎮鎮交界,西至直河港,北與豎河村接壤。惠民村南北有豎前公路,東西有團城公路、陳海公路,交通非常便利。現惠民村是從2002年后由原惠民村與原豎新村合并而成。全村現有村域面積5100畝,其中可耕地面積3120畝,人均可耕地面積1.08畝。全村有28個生產隊,村常住戶數1764戶,其中外來戶數57戶,村黨員共116人,設7個黨小組。由……。 |
境內有一個惠民寨,村以寨名。1952年1月成立紅四鄉,為紅四鄉一大隊;1958年9月成立紅四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亦為紅四鄉人民公社一大隊;1984年改紅四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為紅四鄉人民政府,改一大隊為惠民村;2019年撤紅四鄉并入長赤鎮,屬長赤鎮管轄,村名一直沿用至今。惠民村……。 |
此地為半河村、德惠村組建新村,希望兩村居民互助互愛、仁愛賢惠而取名惠民村,故名。解放前叫底洞鄉半河村,1958年成立底洞公社半河大隊,1984年將底洞公社半河大隊更名為底洞鄉半河村,并成立半河村村民委員會,1992年更名為底洞鎮半河村。2019年11月12日,撤銷半河村、德惠村,組建惠民村。半河村位于底洞鎮北方約7公里,有2個村民小組,全村總人口624人,勞動力430人,其中黨員12人,村干部4人……。 |
惠民村是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橫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30203101236。 |
惠民村地處上張鄉南部山區,離上張鄉政府駐地約14公里,全村有3個自然村,共343戶,1103人,黨員37人。惠民村由碏下、徐坪、竹園下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耕地面積419畝,林地面積7613畝。村民收入以勞務輸出和農業為主要來源。近年來,惠民村積極改善基礎設施,加快發展生態農業。村內毛竹資源豐富,培育有竹廣闊的筍兩用林,所產竹筍品質優良。……。 |
惠民村社區簡介 惠民村地處洞頭本島縣城東南面,東屏鎮中心地段,于2004年12月在原前坑寮和惠頭寮兩個行政村的基礎上撤并而成,是全縣唯一的村莊撤并試點村。現有陸域面積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0畝,林地面積126畝,山塘(水庫)兩座,全村人口596戶1806人,產業結構相對廣泛,海洋捕撈,海水養殖,農業種植,工程承包,家庭作坊,商飲服務等。轄內有縣實驗中學、鎮文化廣場、鎮中心幼兒園等,交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