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轄區內有一地名為后槽所以命名后槽村。民國時期屬火爐鎮第7保的一部分;1950年為火爐鄉第7村;1953年2月從火爐鄉析置龍壩鄉,為該鄉后槽村;1953年8月從龍壩鄉析置后槽鄉,為該鄉后槽村;1955年12月撤后槽鄉并入龍壩鄉;仍為后槽村;1958年9月為龍壩公社后槽管區;1961年改稱后槽大隊;1967年更名為向陽大隊;1972年復名后槽大隊;1984年1月撤公社建龍壩鄉,仍屬后槽村;1992年……。 |
后槽村位于青杠塘鎮東部,距鎮政府駐地約8公里,東臨正安縣,南連回龍村,西接清溪湖景區,北鄰廟灣村,行政區域面積42.3平方公里,耕地3810畝。現轄后槽、天江、岔壩、高峰4個自然村, 43個村民小組, 1079戶,4316人,是典型的農業大村,村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為主,特色產業有烤煙,辣椒,油菜等.后槽村位于大婁山脈向東北方向延伸腹地,地形以喀斯特為主,陡坡、深谷、臺地、丘陵,山間盆地交錯公布,是……。 |
后槽村座落于曙光鄉東北角,與政府駐地僅3.5公里,轄區內有一座年產30萬噸的煤礦--貝勒礦,還有一座蓄水2萬立方的鞍山水庫,為附近村寨、鄉鎮提供人畜飲水。全村瞎6個村民組,320戶1235人,外來務工入駐我村流動人口860人,全村有耕地450畝,荒山2000畝,林地600畝,森林覆蓋率80%左右,居全鄉之首。后槽村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優越。盛夏時節,各路游人紛至沓來,是一處環境優美的避暑勝地。后槽村……。 |
民國三十一年(1942)實行新縣制,屬雙土鄉管轄。1950年5月廢除保甲制,屬官店區,名為后槽村;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屬官店人民公社管轄,取名先進大隊;1961年5月恢復區建制,屬景陽區高燎公社管轄;1975年2月撤區并社,屬景陽公社管轄;1982年按其駐地命名為后槽大隊;1984年6月撤社建區,屬景陽區高燎鄉管轄,更名為后槽村;1996年撤區建鄉,屬景陽鄉高燎管理區管轄;1997年調整建制……。 |
因村后兩山間的峽谷似槽形,故名后槽,片村名。1951年設后槽鄉;1969年更名為后槽管理區;1978年更名為后槽大隊;1984年更名為后槽鄉;1989年更名為后槽行政村;2000年更名為后槽村民委員會。自得名沿用至今。后槽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