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壩村 后壩村委會位于舊司集鎮馬齒寨三岔路口,距縣城25公里,全村共12個村民小組(除11、12組)分別居住在縣鄉村級公路兩旁,現有總人口1792人,其中男1075人,女717人,425戶,勞動力896人,村支兩委定補干部4人,其中女干部1人,0正式黨員23人,預備黨員2人,入黨積極分子3人,外出務工435人,男性312人,女性123人,其中婚育婦女重點對象87人。國土面積10728.5畝,其中農……。 |
石門坎村東靠忠路鎮桂花村,西鄰重慶冷水鎮,南毗高筍塘村,北接忠路鎮興隆村,海拔1640米,。全村共10個村民小組,189戶,803人,勞動力463人,適宜種植黃連,烤煙,蔬菜,中藥材等,面積6000余畝,山林面積8000畝,村支兩委由四人組成。……。 |
清朝中葉,魏氏先祖從湖南遷徙至此定居,此地為地勢平坦的臺地,位于勾腰壩居民點的后方。因一條河流流過,在河的后面有一個大平壩,取名為后壩。清初以前屬東鄉土司;清乾隆元年(1736)屬東鄉里一甲;民國二十九年(1940)屬長潭鄉第六保;1949年為勾腰壩村,屬獅長區;1951年屬第三區;1953年屬第八區;1958年為勾腰壩大隊,屬高原人民公社;1961年為后壩公社一大隊,屬椿木營區;1975年為勾腰……。 |
以地形地貌命名。因田塊地勢較平,當地人習慣稱之為“壩”,地處城關鎮的背后,故而稱之為“后壩”。1949年后屬三區長旺鄉,1958年屬龍壩區長裕大隊,1966年更名為紅二大隊,1980年為后壩大隊,1987年并入城關鎮,厚壩村屬城關鎮,厚壩村地名至今。后壩村有13個組,679戶,2318人。后壩村地處城關鎮西部,距鎮政府2.5公里,東與本鎮水寨村接壤,西與龍壩鎮廖家嶺村和瓦樓溝村相鄰,南臨竹溪河,北……。 |
后壩村:位于徐州東站東南3公里處。……。 |
后壩村是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潘渡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1725111205。 |
因地處駐地大平壩后段,故名。1958年建后壩大隊,屬安樂寺公社。1984年改后壩大隊為后壩村村民委員會,屬安樂寺鄉,2019年屬改樂安寺鄉為樂安鎮至今。后壩村……。 |
后壩村是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蕨溪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1504108225。 |
此地山后面有一塊大的平壩。1958年公社化時,組成新華管理區,1962年改為新華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時,更名為后壩大隊,1984年將大隊改為村,至今。后壩村……。 |
該地地勢平坦且分前后兩個壩子,此處位于后方,故名。1984年為南壩鎮后壩村,歷史沿用至今。后壩村……。 |
該村地處山后,地勢平坦,故名。1952年為空山鄉,1958年為空山公社二大隊,1967年為光明公社二大隊,1973年為空山公社二大隊:1984年為空山鄉后壩村,2017年11月撤鄉設鎮,設空山鎮后壩村,沿用至今。后壩村……。 |
因位于當時縣城南面山坡一坪壩上,得名后壩。1950年9月命名為后壩鄉。1951年8月更名為后壩行政村。1956年3月更名為后壩鄉。1958年10月更名為后壩大隊。1961年4月更名為后壩人民公社。1970年4月更名為后壩大隊。1984年1月更名為后壩鄉。1987年7月更名為后壩辦事處。2000年更名為后壩村民委員會至今。后壩村……。 |
后壩村位于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的東北,雙林至馬腰的雙馬公路貫穿全村,距離湖州市區38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整個村域內現有13個村民小組,總戶數457戶,總人口1704人。現有0黨員48名。2007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收入達2.8億元,全村人均收入9836元。工業經濟主要以地板、絹紡、絲織、磁性元件為四大特色產業,農業經濟主要以傳統農業、牛蛙水產養殖為主的傳統與高效農業相結合的發展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