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紅軍曾到過此地,故名紅軍村。建國初屬坪壩五村。1953年屬明月鄉。1956年建立紅軍高級社。1958年為紅軍大隊。1984年更名為紅軍村,設立紅軍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紅合村并入紅軍村。紅軍村……。 |
紅軍村13個村民組,總人口4010人,963戶,勞動人數2834人;全村黨員52人,其中婦女黨員2人,支部書記王開利,村主任先晉萬;村里有1所小學,1所幼兒園;村里有籃球場1塊,乒乓球臺6個,羽毛球場2塊;耕地面積3296畝,主要支柱產業高粱、玉米。近年來,紅軍村依托區域優勢,結合全鎮的發展規劃大力發展經濟,主要以高粱、玉米、畜牧養殖為主,隨著新農村的日益壯大,紅軍村將大力發展農業、畜牧業、加強與……。 |
紅軍村是黑龍江哈爾濱市道外區永源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0104102210。 |
元代末年,布王三帶紅巾起義軍駐扎,在村后山開礦挖銀鑄幣,為朱元璋籌措軍餉,故名紅軍營。明代,屬玉馬里。清代,屬玉馬鎮。1912年,屬峴山鄉。1949年設立紅軍鄉,屬三屯區。1956年為紅軍鄉人民委員會,屬縣直轄。1960年改為紅軍大隊,屬玉馬公社。1963年屬三屯公社。1984年改為紅軍村民委員會,屬三屯鄉。2011年,屬三屯鎮。紅軍村……。 |
紅軍村是湖北省荊州市監利市龔場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21023103999。 |
紅軍村是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區花山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420111081208。 |
紅軍村位于谷城縣薤山旅游度假區西南部,版圖面積約4.35平方公里,林地面積約430公頃,平均海拔約500-850米之間,屬于谷城縣高寒貧困老區村。紅軍村原名叫薤山南坡,1931年賀龍率紅三軍路徑谷城時成立了薤山紅軍司令部,現在紅軍村所在的陳家院子率先在鄂西北地區樹立了第一面“中國紅軍”的大旗,薤山紅軍游擊隊下轄兩個直屬大隊和10個紅軍游擊隊,武裝力量多時達3000人。解放后,有不少參加紅軍戰斗而犧……。 |
紅軍村是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龍潭坪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822104203。 |
因境內有紅軍烈士墓得名。位于紅軍村,故名。1950年,稱紅巖村;1954年,稱紅軍農業社;1958年,稱紅軍大隊;1984年,稱紅軍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將原寨溝村與紅軍村合并,稱紅軍村村民委員會至今。紅軍村……。 |
此處位于天蘆路,紅四方面軍長征在此居住,距縣城6公里處,遂取名。據天委發〔2022〕17號文件,紅軍村于2018年10月成立。正式命名為天全縣仁義鄉紅軍村。2020年5月12日村級建制調整改革撤銷原李家村,設立新的紅軍村,重新劃分行政區域,辦公地點設在原李家村活動室。紅軍村……。 |
繼承革命傳統,發揚紅軍精神之意,故名。民國時期為犍為縣第四區五通鎮轄地;1951年為五通橋市第二區轄地;1956年為柑子鄉轄地;1958年為柑子公社轄地;1962年為楊柳公社紅軍大隊;1984年公社更名為茫溪公社,同年4月,公社更名為鄉,大隊更名為村,更名為茫溪鄉紅軍村;1992年9月,撤銷茫溪鄉,并入楊柳鎮,更名為楊柳鎮紅軍村村民委員會至今。紅軍村……。 |
解放時期紅軍曾在村里駐扎,村以此取名,故名。1958年,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人民公社化時設立永新公社九大隊管理委員會,1981年全國第一次地名普查時更改為紅軍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撤掉紅軍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設立紅軍村村民委員會,簡稱紅軍村委會。2020.5.15三府函[2020]27號《關于潼川鎮等33個鄉鎮村級建制調整改革方案的批復》與金瓜村和永樂村合并,設紅軍村村民委員會。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