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河”為舊時地名,村里有條溝,溝里有很多紅色的石頭,得名“紅河溝”,后演變為“洪河”。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南漳縣志》(1989年版)記載:清朝時期屬允康都轄治。民國時期屬泰和鄉管轄。1949年元月南漳全境解放,屬城關區所轄。1950年4月城關區所轄農村劃出設沐浴區至1957年,隸屬沐浴區。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時稱“洪河大隊”。1961年4月人民公社仍改為區至1983年,歸沐……。 |
洪河村地處湯池鎮東部,與京山縣毗鄰,全國聞名的湯池溫泉就在村境內,具有良好的地域優勢和區位優勢。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10個自然灣),耕地面積2028畝,總人口1122人,在職村干部4人,聘請村干部1人,黨員41人,勞動力689人,甲魚養殖面積800余畝,鱷魚養殖面積5000多平方米,草莓種植面積15畝,旅游服務從業人員90人,年創收入100多萬元,2013年人純收入11970多元, 2009年10……。 |
青山鋪鎮洪河村地處洪家河畔,福臨、青山鋪、路口三鎮交界處,轄41個村民小組,人口4534人,面積為9.61平方公里,黨員214名,村支兩委10人。洪河村秉承“便民、利民、為民”的服務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從精神文化需求、生活起居服務、健康生活理念等方面滿足村民的各類需要,開展農村社區建設。該村現已成立村級服務中心,內設村級支部委員會、發展協調委員會、說事室、警務室、計生室、聯席會議室、黨員……。 |
洪河村是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蛇形山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302106206。 |
因以橫穿本村的洪河溝,故名。民國年間為東?h二區泊南鄉,1946年劃歸灌云縣,1958年屬小伊公社,得名洪河大隊,1983年改為洪河村村民委員會,屬小伊鄉,2019年12月18日小伊撤鄉設鎮,沿用至今。洪河村:位于小伊鄉西北3公里處!。 |
洪河村是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柏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1326104266。 |
清康熙二十一年《黎城縣志》載:“洪河”。地處西山東巔,數谷之并合處,為雨季數谷洪水東出必經河道,得名洪河。因村委會住此,故名。1958年9月成立管理區,1961年設立洪河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洪河生產大隊,洪河大隊。1968年,更名為洪河大隊革命委員會。1981年12月,復名洪河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4月,我國實行政社分設,撤銷洪河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設立洪河村民委員會至今。2019年1……。 |
據傳,該村在古代打過一次大仗,敵對雙方互相殘殺,血流成河,故取名紅河,又因原平的紅河在東,此紅河在西,為了相互區別,便叫成洪河。該村委會位于洪河村,故稱為洪河村民委員會。1958年為薛家洼公社洪河生產大隊,1984年由生產隊演變為村委會至今。洪河村……。 |
洪河村由原洪河村、擁護村、五星村三個村整合而成,地處成都市繞城路外側,東與西河拱橋和十陵千弓村相鄰,西與大面老長鎮相連,北與玉石、分水相連。全村幅員面積7.36平方公里,轄26個村民小組,村干部7人,組干部26人,轄區內共有企業21個。有總支部1個,黨支部3個,黨小組8個,黨員134名?倯魯2400戶,總人口7353人。村便民服務代辦點一個,更好的方便為群眾服務!。 |
因山間一條小溪,河水常是渾濁而得名。由洪河村村民選舉產生的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1953年命名洪河村、1958年改名洪河管理區、1962年更名洪河大隊、1983年更名洪河村、2004年5月原柏林煤村并入洪河村、村委會駐洪河嶺、并后所轄27個村民小組調整為19個。洪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