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光社區是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循環經濟示范園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340122402006。 |
紅光村位于石塘鎮西2公里,肥東縣城東13公里,東與富光社區相連,南與塘西村緊依,西與東明村隔河相望,北與梁園鎮接壤,店高路、312國道橫穿境內,交通便捷。系丘陵平原區,農業資源較為豐富,風景秀麗,民風淳樸。一年四季氣候溫和,全年降水多集中在早春和梅雨季節,伏秋多旱,年平均氣溫16.8℃,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2008年,原雙壩村和原西韋村合并,成立新的紅光村,合并后共有27個村民小組,941戶,34……。 |
紅光社區成立于2001年11月,面積1.8平方公里,有六個自然村。常住、流動1900多戶,人口5000多人。社區居民主要是一冶、化工總廠、營造集團、航運公司和運輸公司單位職工、非職工及其家屬組成。社區黨員126人,60歲以上老年人669人,殘疾人94人,享受低保198戶。轄區內主要單位有一冶、銅陵銅化工總廠、金隆、金隆賓館、金山路小學、興隆醫院等十幾家單位。2006年,在市、區領導的關懷和一冶的大……。 |
宜秀區大橋街道辦事處紅光社區位于安慶市北邊,二○六國道、機場大道貫穿境內,毗鄰安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大橋經濟開發區,天柱山機場、、安慶國際汽車城等十幾家企事業單位落戶于我社區。社區轄9個居民組,居民710余戶,總人口2000余人,居民代表24人,社區黨總支下設4個黨支部,現有黨員62人,社區內有小學、幼兒園各一所,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站一所,警務室、居民閱覽室等,2010年6月被區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 |
紅光社區成立于2008年2月,轄區面積4平方公里,現有19個居民小組,住居民樓24棟,住戶854戶,常住2018人,住宅戶263戶,常住人口677人,流動人口50人,其中,衛生所一個,個體商業網點一個,有志愿者隊伍一支16人。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情況:社區工作人員9人,其中專職黨務工作者1 人,機關、企業單位和街道選派到社區的一名,社區黨組織書記學歷高中,年齡35歲,性別男,0黨員,近幾年來每年參加……。 |
北京紅光機械廠社區位于房山區周口店鎮南,東臨京張路,西臨房山五中,南臨瓦井村,北接新紅路。所轄范圍為紅光家屬區,面積0.0235平方公里。社區常住居民163戶,人口總數380人,大都為漢族。其中男192人、女188人、育齡婦女78人;60歲以上老人101人、百歲老人1人;低保人員為15人,殘疾人12人。社區始建于1979年,是單位型的老舊小區。北京紅光機械廠居委會改制后為北京紅光機械廠社區居委會。……。 |
解放后寓意此地居民生產紅紅火火,充滿陽光。故名紅光。1981年更名為八卦寨大隊,八卦寨大隊隸屬溶溪公社。1983年改大隊為村,隸屬溶溪鄉。2000年撤鄉建鎮,溶溪鄉并入溶溪鎮。2003年老鴉村并入撤村設立紅光社區居民委會,,該地名沿用至今。紅光社區……。 |
因其原為紅光村,故名.。2001年由萬一橋居委員會、石柱坪委員會合并成立紅光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紅光社區……。 |
1961年根據黨的領導欣欣向榮的美好寓意而得名,2001設立紅光社區,同時成立居民委員會。1961年整風整社時得名紅光大隊,后在1997年成立紅光居民委員會,2001年12月,涪府函〔2001〕274號批準撤銷紅光居民委員會,設立紅光社區,屬崇義街道至今。紅光社區……。 |
取紅太陽光輝指引我們之意,得名。1949年前為屏都鎮11保,1950年改為雙河,安東村,1954年為雙河初級合作社,1957年為雙河高級社,1958年改為紅光大隊,1983年更名紅光村,2001年11月變更設立紅光社區居民委員會。紅光社區……。 |
解放后此地生產先進,命名紅光,取意五星紅旗、紅光閃耀。1961年命名為紅光,長竹大隊。1984年4月改大隊為村。2001年長竹并入紅光村,同時成立村民委員會。2016年8月,由紅光村改為紅光社區,同時成立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紅光社區……。 |
取在黨的領導下日子越過越紅火之意而得名。1984年設紅光村,2001年由原高塔村與原紅光村的禪杖村民小組合并為紅光村,2007年縣政府撤銷紅光村,設立紅光社區,建立紅光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紅光社區……。 |
紅光社區是甘肅省慶陽市寧縣焦村鎮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621026109001。 |
2001年6月8日全國社區老年福利服務星光計劃,簡稱“星光計劃”正式啟動,社區也因此取名“紅光”。紅光社區位于靖煤集團公司紅會一礦向南1000米處,2001年7月成立,2005年10月自紅會四采區搬遷而來,依托甘肅華能有限公司而設立。紅光社區……。 |
紅光社區居委會簡介 汕頭市濠江區礐石街道紅光社區居民委員會(又名蜈田村),地處324國道538.4Km至539Km路段,毗鄰礐石風景名勝區。依山傍海,與汕頭市北區隔海相望,緊靠礐石大橋,東連南濱路,西連324國道,環境優美,交通方便。總面積2.124公頃,總人口3041人。得改革開放之風,社區居委會經濟起步較早。目前,共有14家企業在轄區內落戶,其中工業企業11家,客、貨運服務企業各1家,國家二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