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琴江河原河道從本村境內通過,因位于原河道的末端,故名。解放初期屬水寨公社,1973年為城鎮公社,1982年為河尾管區,1984年冬屬玉一管理區,1999年改為河尾村委會至今。河尾村……。 |
河尾村簡介河尾村位于榕江南岸,創建于明朝年間,現有1個自然村,總戶數210戶,現有總人口1023人。村黨支部下設1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3名,其中正式黨員23名,支(村)委會成員4名。全村擁有耕地面積262畝。近年來,村黨支部、村委會引導村民大力發展綠色農業,主要出產香蕉等土特產。……。 |
河尾村位于小吉場鎮東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8.8公里。轄6個村民組,458戶1924人。全村耕地面積為1160畝,其中田264畝,地896畝。村里群眾以種糧食農作物為主,刀舞經濟是群眾的主要經濟來源。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洋芋、豆類等。 近年來,村兩委以“創和諧,促發展”及新農村建設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房子為主旋律,銳意進取,使各項事業得到較快發展。 --人……。 |
因本村位于彌苴河尾部兩岸的河堤上,故名。解放初,屬江豐管理區。1956年為河尾大隊。1958年為河尾公社。1970年為河尾大隊。1984年為洱源縣江尾區河尾鄉。1987年為洱源縣江尾鄉河尾村公所。2000年為洱源縣江尾鎮河尾村民委員會,2004年行政區劃調整,為大理市上關鎮河尾村民委員會至今。河尾村……。 |
村子始建于姚關河下游而得名“河尾”。河尾,清代末期得名沿用至今。元代屬老窯寨,明代屬老姚寨。清代,今境屬靖邊鄉。1912年至1920年廢鄉設段,段轄閭鄰屬第六分區。1932年屬關東鄉,1930年至1949年今境屬第5保,屬關東鄉。1950年1月,今境屬擺馬行政村屬保山縣第六區。1953年屬擺馬鄉。1958年成立農業生產合作社,屬擺馬管理區。1961年改設生產隊,屬擺馬二級公社。1963年屬擺馬公社……。 |
河尾:河下游近河口處的河段,指居民點地名河尾村。意為在螞蝗箐河尾建村。清乾隆1764年屬保良鄉;宣統1911年屬西區;1931年屬三區,為保黎鄉;1939年屬惠民鎮;1949年12月15日易門解放屬惠民區,為河尾行政村;1950年屬三區,為河尾鄉;1958年屬三家廠公社,為河尾管理區;1959年屬三家廠公社,為河尾、炭山兩管理區;1961年屬三家廠區公所沙衣公社,為炭山、河尾、三層樓三個管理區;1……。 |
1949年前屬沾益縣德威鄉;1950年屬沾益縣第四區德威鄉;1958年屬曲靖縣江峰公社為河尾管理區;1963年屬沾益縣大坡區為河尾公社;1969年屬沾益縣大坡公社為河尾大隊;1984年屬曲靖市大坡區為河尾鄉;1988年屬曲靖市大坡鄉為河尾村公所,2000年11月改為河尾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河尾村……。 |
河尾村蒼南縣龍港鎮河尾村總人口685人、共有4個村民小組、154戶,有土地總面積227畝,其中耕地227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