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境內的鶴林山嘴得名。1961年為鶴林大隊,屬涼亭人民公社委員會;1984年,為鶴林村村民委員,屬涼亭鄉人民政府,地名沿用至今。鶴林村:座落于涼亭鄉的北面,北接金雞村,南鄰涼亭社區,西面瀕臨方家湖,東面瀕臨芝麻湖。全村現有25個村民組,570多戶,總人口2182人。擁有山地2400余畝,水域面積600余畝,耕地面積1500余畝。……。 |
因境內樹木茂盛、常有白鶴棲息得名。民國時為馬灌鄉6保,1951年以境內樹木茂盛,常有白鶴棲息,命名鶴林村,1958年為馬灌公社鶴林大隊,1984年為馬灌鄉鶴林村,設立鶴林村村民委員會。1992年7月馬灌鄉、倒灌鄉合并為馬灌鎮,仍隸屬之。2002年,鶴林村與馬寨村合并,沿用鶴林村。鶴林村……。 |
鶴林村是重慶市開州區中和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500154115200。 |
鶴林村是重慶市開州區白鶴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00154006201。 |
古時為一片原始森林,林中常有鶴鳥,故取名“鶴林”。后設立行政村,即“鶴林村村民委員會”。宋屬奉政鄉金沙里,元保持,分都時屬十四都鶴林村,明代與十五都等3個都有同屬統一個啚,清代屬綏來鄉,民國時期屬金沙鶴墩保。解放后,1950至1954年屬第三區金鶴鄉,1955年屬金沙區金鶴鄉,1956年屬白樟區下林鄉,1957年為縣直轄金鶴鄉,1958年屬紅旗公社鶴林大隊,1984年7月成立金沙鄉人民政府,鶴林成……。 |
明萬歷《福州府志》記載:“鳳丘山,去城五里而近,有朱熹大書‘鶴林’二字,又‘鳳丘’二字,北連蒲嶺,俗名婆嶺。”可見,先是彭耜作為道教徒修煉山間,自號鶴林,后有朱熹題刻“鳳邱鶴林”,于是,村名從上更為“鶴林”,既有紀念彭的煉丹除瘟濟人的意思,也有地名雅化的衍發。鳳邱山與鶴林村,可謂對仗工整。歷代福州詩人都留有鳳邱山的詠作,如明代鄧定的《登鳳邱》、湖廣按察副使鄧原岳的《游鳳邱》,清代鄭磊的《謁韓墓》等……。 |
鶴林村,因東部有座山,形似鶴,稱白鶴山。鶴林與長泰縣相鄰。山腰林木茂盛。因此,鶴林由此得名。別稱后林、厚林。始建于明朝洪武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舉溪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期屬玳瑅區內灶鄉,成立人民公社時期屬山壇大隊;1991年5月從山壇村析出,為獨立村,沿續至今。鶴林歷來屬安溪縣管轄。鶴林始祖張子遂、張子廷于明朝洪武年間自漳州長太瀛山遷入安溪,定居鶴林繁衍至今有八百年。鶴林村……。 |
鶴林村是廣西貴港市港北區慶豐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802102217。 |
鶴林村是廣西玉林市玉州區仁東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902106208。 |
以鶴林廟命名。鶴林:此指原境內的鶴林廟清末屬懷澤一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三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大集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二區;1950年屬新華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先鋒大隊,屬朝陽人民公社;1975年撤區并社,屬大集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時,更名為鶴林大隊;1984年改鶴林村,設鶴林村村民委員會,屬大街鎮;2000年6月屬大集街道;20……。 |
鶴林村是吉林省延邊州圖們市涼水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222402103205。 |
因此處植被茂盛,以前每到夏季到處是白鶴棲息,故名。1951年為偏巖鄉七村,1958年為偏巖公社七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得名為鶴林大隊,1984年撤大隊復村,1995年為偏巖鄉鶴林村。2019年劃入龍臺鎮管轄,2020年與大水村合并,設立鶴林村。鶴林村……。 |
2020.5.15關于潼川鎮等33個鄉鎮村級建制調整改革方案的批復三府函〔2020〕27號白鶴村與棬林村合并,新村取“鶴”“林”二字得名。1958年,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人民公社化時設立建新公社三大隊管理委員會,1981年全國第一次地名普查時更改為白鶴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撤掉白鶴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設立產生白鶴村村民委員會,簡稱白鶴村委會。2020.5.15關于潼川鎮等33個鄉鎮……。 |
很久以前該村有許多參天大樹,枝繁葉茂,吸引了很多鶴在樹上棲息。1992年10月撤鄉并鎮成立河沙鎮人民政府鶴林村村民委員會至今。鶴林村……。 |
鶴林村是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蓬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0921114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