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匯區祝橋鎮果園村位于祝橋鎮的東南首,東臨朝陽農場,南靠義泓村,西與先進村相接,北至鹽朝公路。漢高路貫穿其中,村內自然環境良好,全村地域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980畝,種植業主要以瓜果、糧食、蔬菜為主。特別是桃子是果園村的特產。我村原名鹽倉鎮果園村,始建于一九八四年秋。我村東是人民塘隨塘河,與朝陽農場隔水相望;南根原義泓村為鄰;西同原路莊村(現歸先進村)接壤;界內又交融原東海果園村,形成整……。 |
果園村位于大團鎮西首,南至一灶港,北至二灶港,西至宣橋,三德村相接,全村區域面積3.2平方公里,19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488戶,全村總人口3469人,黨員153人,下設四個支部,13個黨小組,全村桃樹種植面積2298畝,占耕地面積的89.4%,是大團蜜露桃發源地,多次榮獲農產品評比金獎。1999年5月,由原來的銀杏村、果園村撤二建一,組成了新的果園村。2002年10月再由新的果園村、王廳村撤二建……。 |
果園村位于六灶鎮南首,面積1.03平方公里。東至南六公路,南至培灶港,西至明華港,北至六灶港。果園村成立于1959年,至今有50年歷史。2002年前主要種植南匯水蜜桃、上海蜜梨、葡萄、桔子、枇杷等。間種作物有:青菜、大白菜、塔菜等。2002年后,我村因鹿園工業區開發,土地被征用,2004年12月村民全部進鎮保,以土地換保障。由自然村6個組成。總人口2663人。其中:本村戶數546戶,本村人口126……。 |
果園村是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新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10115103275。 |
果園村位于新場鎮老鎮區西側,是南匯有名的瓜果之鄉之一,也是南匯新鳳蜜露桃的原產地。村域南至南匯母親河-大治河,西接航頭鎮福善村,北至衛新河,原南匯區主干道滬南公路貫穿全村,全村區域面積約4.5平方公里。1949至1978年,原新西村由許何家宅、陸家宅、唐家宅、張倪家宅、朱家宅、褚謝家宅等自然宅村組成,后1978年開挖大治河后調整為許家宅、何家宅、張家宅、倪家宅、朱家宅等宅村,下轄8個村民小組。老果……。 |
1983年改設村委會,由田家莊鄉(現為田家莊鎮)政府命名報鳳翔縣政府審批得名,2018年3月撤村并村工作中新增務村并入果園村,沿用至今。果園村……。 |
村內有果園而得名。1961年為果園大隊,1984年更名為果園村,沿用至今。果園村……。 |
原名新樂村。1960年被漳澤水庫淹沒,移居此地,原以種果樹為業,取名果園村,也叫新樂村,其后因村委會駐地在此而得名。1945年至1954年6月屬長治縣第一區管轄;1954年6月至1956年4月歸鹿家莊鄉管轄;1956年5月至1960年劃歸南垂公社管轄;1961市縣分家,屬大辛莊公社管轄;1976年2月長治市郊區組建,歸長治市郊區大辛莊公社管轄;1984年2月體制改革,屬大辛莊鄉政府管轄;2000年……。 |
據查,清朝末年建村時村中種植桃樹、柑橘樹、梨樹,故名。1983年由觀音公社果園大隊改為觀音鄉果園村;1992年鄉改鎮后為觀音鎮果園村;2006年果園村與陳家村合并為觀音鎮果園村;2019年12月撤銷觀音鎮和彭溪街道辦,合并設立觀音街道辦,屬觀音街道辦管轄;2020年5月果園村和觀音村1、2、7、8、12、13組合并,合并后為果園村至今。果園村……。 |
因該地盛產各種優質水果,故名。該地原叫甲古拉達、哈咋拉達,1950年成立果園村,并沿用至今。果園村……。 |
指該地種植很多果樹,以果木為當地群眾的重點收入之意。故名。1958年屬五一公社,1992年10月屬德州鎮人民政府管理。果園村……。 |
該地種植有多種類果樹,故名。1958年為新塘大隊,1984年改為新塘村。因重名,1995年10月更名果園村,原屬南溪區石鼓鄉管轄。2019年8月撤銷宜賓市南溪區石鼓鄉,劃入翠屏區沙坪街道管轄。2019年11月村建制調整,撤消人群村合并到果園村范圍,自得名來一直沿用至今。果園村……。 |
果園村簡介果園村位于祿加鎮、寶飛鎮、汪洋鎮三鎮交界處,由原來的滿倉村與果園村合并而成,是典型的深丘陵地貌,離寶飛場鎮6公里,汪洋鎮11公里,祿加鎮7公里。黑龍灘南干渠從南至北沿山腳流過,是清水河支流的發源地。有豐富的石灰石資源。全村轄6個經濟社,495戶,1648人,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98畝,林地100畝,園地980畝,產業結構調整后,柑橘面積1340畝。以塔羅科血橙為主導產品,著力……。 |
當地有百畝果園,村名遂借取此為名。1961年名建設大隊,1983年更為果園村村民委員會。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勇躍村、果園村,合并設立果園村(儀府函〔2020〕101號)。雙勝鎮果園村位于雙勝鎮以西,屬高山地區,與雙勝鎮永久村、南部縣五靈鄉相鄰,全村下轄六個村民小組共有513戶1539人,總面積為3.67平方公里,現有林地面積552畝,耕地面積1389畝,人均占地0.9畝。……。 |
解放前,因此地一大戶先在他莊園栽植了許多果樹,后又全村推進發展,故而得名,故名。解放初,屬高橋鄉管轄;1953年8月,實行鄉制,劃屬高坪鄉;1958年8月,成立人民公社,為工人民公社第七大隊;1984年5月,撤社設鄉,更名為高坪鄉果園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8月,撤鄉設鎮,屬高坪鎮果園村村民委員會;2019年11月3日撤銷果園村、馬家溝村、樟樹坡村建制,合并設立果園村,村民委員會駐地設在原果園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