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植物名稱命名,因境內有四棵大桂花樹,故名。清朝時,屬建南汛9保。民國時,先后屬利川縣十一區、陽和鄉;1949年11月利川解放后,屬忠路區;1958年人民公社時,屬忠路人民公社青年管理區二大隊;1961恢復區鎮建制,屬忠路區青年公社二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屬小河公社桂花大隊;1984年撤社建區,屬忠路區,將桂花大隊更名為桂花村;1986年撤縣建市屬忠路區;1996年撤區建鎮,屬忠路鎮至今。桂花……。 |
桂花村是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陡山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20921203220。 |
解放前在王家臺的東南方這片土地上,生長著一顆野生的“桂花樹”,每到開花時節在很遠就能聞到陣陣清香,常常引來很多人觀賞。1950年,一、二、三組稱為安新村,四組稱為北上村,五、六組稱為桂花村。1955年成立合作初級社,一、二、三組改為姚新社,四組改為北上社,五、六組改為桂花社。1958年三社合并為團結高級社。1960年由縣區人民政府提名為桂花大隊。1976年與洪山大隊合并稱洪山大隊。1978年兩大隊……。 |
清代屬江西省德化縣封廓二鄉。1914年,屬江西省九江縣封廓二鄉。1936年劃歸黃梅縣,屬黃梅縣封廓二鎮。1946年縣廢區制,屬復興鄉。1949年恢復區建制時,屬小池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萬能人民公社輝煌大隊。1961年撤社改區時,屬分路區。1975年撤區并社時,屬分路人民公社輝煌大隊。1981年9月地名標準化時,更名為聶弄大隊,屬分路人民公社。1984年2月撤社并區,更名為聶弄村民委員會,……。 |
桂花村村民委員會所在地,清代屬枝江縣第三都;1913年屬枝江縣北區;1930年至1934年屬枝江縣第二區;1936年屬枝江縣第三區;1940年6月屬偽宜昌縣中央治安維持會;1941年3月屬偽宜昌縣政府第五區;1942年至1945年江口區署;1946年屬董市鎮;1949年6月屬江口區;1949年7月屬枝江縣仙女區;1954年2月屬枝江縣第九區;1955年7月屬宜都縣仙女區。桂花村前身是1956年成立……。 |
轄區內有桂花樹塆,故名。1956年合作化時期為新生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為閻河區山水塆公社四中隊,1975年撤區并社后為閻河公社桂花大隊,1981年更名為閻家河鎮桂花村至今。桂花村……。 |
桂花”系其境內自然村“桂花樹”的簡稱。桂花村明清時期隸屬大冶縣宣化鄉,解放初期先后屬保安區桂花鄉、株樹鄉、星光鄉;1958年屬金山人民公社星光管理區;1961年為保安區株樹人民公社第六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第五大隊(現大垅村)與第六大隊合并,為保安人民公社桂花大隊;1979年原第五大隊從桂花大隊分出另建大隊;1984年為保安鎮桂花村,沿用至今。桂花村……。 |
據傳說,明清時期,在轄區黃土塝的交叉路口有一棵千年老桂花樹,樹旁有一古泉,遠近聞名,稱桂花泉,后以樹名冠行政區域名至今。民國時期屬石城鄉方山保,1949-1952年屬桂花鄉,1953-1955年屬石城區桂花鄉,1956-1958年分屬桂花鄉桂花黃土生產合作社,1958-1961年屬石城人民公社桂花管理區桂花、黃土生產大隊,1961市城區桂花泉公社桂花、黃土生產大隊,1975-1981年屬桂花公社桂……。 |
桂花村是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馬安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20322107999。 |
原有一顆大桂花樹,秋天開花,芳香馥郁,香溢四野。1950年,廢除保甲制,屬茅田區,同年5月,屬長梁區桂花鄉,名為桂花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屬桂花公社,更名桂花大隊;1961年,恢復區建制,屬長梁區桂花公社;1975年,撤區并社,屬長梁公社下壩管理區;1984年,撤社建區(鄉),屬長梁區下壩鄉,更名為桂花村;1996年,撤區建鄉(鎮),隸屬長梁鄉下壩管理區;2001年,撤并調整,屬長梁鄉下壩辦……。 |
桂花村是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蘇馬蕩旅游區(謀道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22802100999。 |
桂花村是湖南省湘潭市經開區響水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30373200234。 |
桂花村是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開云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423100240。 |
桂花村是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橋頭河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382105273。 |
桂花村是湖南省懷化市中方縣袁家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22111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