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鎮地處墊江中部腹心,川漢路、墊(江)涪(陵)路交匯處。距離縣城14公里,距離重慶主城120公里,是墊江腹心重要的交通要道。幅員面積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000畝,轄8個行政村和1個居民委員會,63個村(居)民小組33000人。境內海拔在350和450米之間,系渝東北平行嶺谷區,地面起伏不大,屬淺丘地貌。土壤主要為灰棕紫泥土,PH值5.5——7.5。年平均溫度18.1℃。大于等于10℃的年積……。 |
高峰鎮位于興業縣北面,素有“火燒地鄉鎮”之稱。鎮距離興業縣堀33公里,東鄰桂平市大洋鎮,西接縣內的沙塘鎮、南連縣內的蒲塘鎮,北界貴港市的東津鎮。全鎮總面積83平方公里,現轄19個行政村委會,24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5730人。高峰鎮有耕地面積3.8萬畝(其中水田2.03萬畝),山林面積2.2萬畝,全鎮土地肥沃,氣候常年干燥,以農業為主,主要盛產優質谷、劍麻、穿心蓮、荔枝、龍眼、蠶桑、麻竹、茶葉、……。 |
一、基本情況位于平壩縣東南面,距縣城15公里,交通便利。全鎮轄19個行政村,134個自然村寨,總人口3.3068萬人,總面積105.6平方公里。境內有國營高峰機械廠、赤天化集團天峰公司、平壩農場、金楓山林場。主要企業有:玖久中藥飲片有限責任公司、高峰頁巖機磚廠、青松鐵廠和四個炮竹廠。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高峰鎮黨委、政府以“-”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精神,堅持以人為本……。 |
高望界鄉、高峰鄉成建制合并設立高峰鎮古丈縣轄鄉。解放初屬二區,1958年成立高峰公社,1984年撤社置高峰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45公里。面積150平方公里,人口1萬。鄉政府駐寺家洞。有公路通縣城。酉水河四季通航。轄陳家,涼水坡,淘金、巖排、葛連、觀音山、李家洞、鎮溪、老官、八水、沿場、三坪、巖坳13個村委會和李家洞居委會。農業以水稻、玉米種植為主。鄉鎮企業有林場、硅瓦廠、水電站和飲食服務業。……。 |
高峰鎮,因冷水河、鐵廠河在這里交匯,原稱兩河鄉。鎮政府所在地三官廟,古木街廟堂,依山傍水,景幽形盛,吸引得清末縣令李天柱,民國縣長蘇光壁皆在此題詠。原陜西省軍區司令員孫光將軍,在1946年9月中原解放軍突圍途中任軍區司令員,夜宿兩河街三官廟。在思考如何堅持游擊戰爭時,孫司令員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將軍于是披衣走出門樓,排徊于古柏之下,接著返身入室,取下先生的畫屏,在背面留下這樣的墨跡:“內戰烽火,驟……。 |
位于平昌縣西南端,是平昌縣雙孢菇產業化種植基地鄉。與西興鎮、岳家鎮、響灘鎮、龍崗鄉接壤,距縣城42公里,輻原面積30.9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50個農業社,一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14600人。現有黨員275名,農業戶3330戶。農業人口12986人。有耕地面積11511畝。全鄉有小二型水庫3座,山坪塘87口,水資源豐富,是全縣水利建設基本達標的鄉鎮。年平均產糧6700噸,產魚、家禽、生豬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