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豐村是在2005年村級區劃調整期間,由四個貧困村(柏楊、府君、唐灣、尚書)合并,屬于錢橋鎮管轄,村域位于錢橋鎮的最東角,白蕩湖后稍。與縣城距約40公里,東與白湖鄉相鄰,南與浮山鎮一河之隔,西邊毗連石馬、宣莊兩村,北與廬江縣羅河鎮接壤。屬沿湖低丘陵區,地勢南低北高,崗圩交錯,素有“九圩十三叉”之稱。 高豐村共有25個村民組,1600戶,總人口5131人,其中非農人口100余人。村定工干部共有6人,……。 |
因取寓意“田高產,糧豐收”得名。1958為千佛公社七大隊。1981年以境內冷家場更名千佛公社冷家場村。1984年為千佛鄉冷家場村。1993年并入雙河鎮。2007年將響水村、巒堡村合并建為高豐村。高豐村……。 |
高豐村位于陳東鄉東南部,地貌類形為高山之中的小丘陵地帶,村域面積近9500畝,全村耕地面積775畝,園地面積1015畝,林地7529畝,旅游主干線橫跨村2公里。由高斜、烏督坑、瓦子坪三個自然村組成。現有人口867人,全村男性438人,女性429人;分布于3個自然村共257戶,平時在家人口200多人,外出人口653人,主要在廈門、龍巖打工,外出勞務收入為占農民收入的大部分。高豐村低保戶共53人。全村……。 |
包含了人們對高產、豐收的美好期望。該村解放后屬永豐鄉管轄,后轉為高豐高級社,人民公社化后成立高豐大隊,1983年社改鄉時改為高豐村民委員會屬黨原鄉管轄。高豐村……。 |
1958年為高豐生產大隊,1983年大隊改為村名委員會。高豐村……。 |
取高尚、豐收的意思,故名。解放前屬于大村鄉,解放后,在1961年體制下放由大村、山口大隊各分出一部份,成立的一個大隊,當時與高垌村為中心點,所以叫高垌大隊,1980年改為高豐大隊。1983年改為高豐鄉,1986年改為高豐農村管理區,1999年改稱高豐村委會,沿用至今。高豐村……。 |
本由姓高的人開村,取豐盛之意,故名。1957年合并高豐、楊梅2鄉為高豐鄉。1958年9月成立高豐人民公社。1961年3月楊梅并入高豐公社。1986年12月,撤高豐區,并入西南鎮。1997年高豐區更名為高豐村民委員會。高豐村……。 |
高豐村委會位于唐屋寨,高豐小學右側。全村總面積約14平方公里,總人口約2600人,共450戶。高豐村地處觀天峰山麓,距鎮政府所在地約3公里,山多地少,經濟發展較為滯后,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民收入低。近年來,高豐村利用本地資源優勢,發展速生桉生態林等林業生產,以增加高豐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時,加快村道建設步伐,基本形成了行政村、自然村無縫銜接的村道交通網絡,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初具規模。……。 |
2013年將聯豐村、高枧村合并,各取一字而來。村境元朝時屬四川行省六廣等處蠻夷長官司,明朝時屬水西管轄的于的則溪底飛(六廣)地,明末清初屬敷勇衛濯靈守御千戶所。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屬修文縣信順里三甲。民國四年,屬北一區四保。民國二十一年,高枧鄉。民國二十四年,屬德政聯保。民國三十一年,屬德鎮鄉屬第四保。1949年解放后,隸屬于德政鄉。1953年成立高枧鄉,村境屬高枧鄉。1958年,大辦人……。 |
高豐村地處周覃鎮政府駐地西北部,村民委員會駐廷牌社區街上。下轄自然寨有上務莫、下務莫、板奇、中寨、板壩、板本、化旦、小場、中勇、玉雄、干牛、定壩、魯訓、岜空。其管轄范圍東至水東村,南至心合村,西至廷牌村,北至新仰村。總戶數為609戶,總人口為2808人,民族有水族。總面積為6.44平方千米。農業以種植水稻、玉米、油菜為主,經濟來源以外出務工和種植西紅柿及辣椒為主。郵政編碼為558000,電話區號為……。 |
高豐村是黑龍江雙鴨山市集賢縣福利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0521100217。 |
以美好愿景命名。該地居民希望每年農作物高產、豐收,故名高豐村。民國末期,屬荊門縣第五區管轄。1948年,屬張馬鄉管轄。1955年,成立高豐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為李市人民公社高豐生產大隊。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體制后,為李市區高豐村。1985年11月,高豐村、荊潛村、萬里村、張巷村四村合并,為張馬村。1986年4月,分設,為李市鎮高豐村至今。高豐村……。 |
以美好愿望命名。因張、李兩姓居住地地處高處,村中年年豐收,故名。清代屬梅城鄉二里,清末為江集區,民國屬第三區江集鄉,解放初為高豐村,1956年為高豐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高豐大隊,1960年為北河大隊,1975年-1981年為燕雀尾大隊,1981年為燕雀大隊,1984年撤區建鄉時為高豐村村民委員會至今。高豐村……。 |
明洪武十四年(1381)屬十都懷仁里。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屬嘉魚縣六區。明國二十年(1931)屬嘉魚縣二區。1949年屬嘉魚縣四區,1951年屬洪湖縣二區石家鄉石屋村、八屋村、高陸村,1958年屬龍口公社石屋大隊、八屋大隊、高陸大隊,1961年屬龍口區高橋公社紅衛大隊,高陸大隊、寶豐大隊、八屋大隊,1975年屬龍口公社石屋大隊、高陸大隊、八屋大隊,1984年屬龍口區高橋鄉石屋村、高陸村、八屋……。 |
原高橋村、前豐村,于2005年合并,各村取一字,故名高豐村。1950年后,成立互助組19。58年人民公社時,屬荊江人民公社,設立高橋大隊、前豐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楊廠區觀東公社。1984年設區建鄉,屬楊廠區觀東鄉,高橋大隊、前豐大隊變更為高橋村、前豐村。1987年區鄉體制改革后,屬曾埠頭鄉。2001年調整鄉鎮行政區劃,屬閘口鎮。2005年高橋村與前豐村合并為高豐村,設立高豐村村民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