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前,為蓄水灌溉農田,在高莞河北面用土石筑起一個大土陂,蓄水引灌下邊農田及生活用水,故此地取名為“高陂”。民國初期為“高湖鄉”,轄區以現在的本鎮中平村至和平青州鎮船埠及湖塘兩村。解放后,經歷了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到生產合作社。至1958年成立了“高陂大隊”。1978年分割為高陂、河西、西南、右坑等四個行政村四個大隊,1983年為高陂鄉,1988年為高陂管理區,1999年改為高陂村民委員會至今。……。 |
該村原有一小溪,筑有一丈多高的石陂一座供農田灌溉之用,因此有高陂頭之稱,后簡稱高陂,故名。1984-1987年為高陂鄉,1987年4月稱為高陂村,1989年9月改稱為高陂管理區,1999年4月復稱高陂村委會。高陂村……。 |
原名為“高陂下村”因此地有一座很高的石陂而得名,公社化后命名為高陂大隊,故名。1958年成立高陂大隊,1972年稱高陂鄉,1984年改稱為高陂管理區,1999年改稱高陂村委會。高陂村……。 |
因橫經一條和山河的支流,在支流山筑了以個陂頭,由于地勢高、陂頭高,故名。建國初與大圳村、大路村組成“大圳鄉”。1958年分出后成立高陂大隊,1983年稱高陂鄉,1987年稱高陂管理區,1999年改稱高陂村委會。梅州市興寧市高陂村位于寧新辦事處的東北。高陂村轄23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445戶,人口1809人;耕地面積760畝。高陂村年平均氣溫為21.4℃,年降雨量約為1227.3毫米,氣候特征亞熱帶……。 |
高陂村基本情況黃坌鎮高陂村,地處黃坌北部,距圩鎮約12公里,是陽山縣重要的革0據地之一,曾譜寫了“高陂民兵奮戰108天”輝煌的戰斗篇章,民兵英雄代表曾受毛澤東主席接見。人口2164人,450戶,耕地總面積1575畝,現轄村民小組19個,為:高坡、橋頭、水圳、中心、山根、魚田、馬下、格嶺、茅坪、大坳、和平、大東山、紅聯、長塘、新田嶺、白花山、茶葉山、江西埪、小水坑。 高陂村資源特點是:村地質好,土地……。 |
梅州市蕉嶺縣 高陂村位于石窟河以西。我村轄7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253戶,人口990人;全村總面積1.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53畝。我村年平均氣溫為21℃,年降雨量約為1700mm,氣候特征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經濟作物有沙田柚、水稻,村特色經濟收入有55萬元,上一年我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3.2萬元。一、加強村級組織領導班子建設。選準配強村級領導班子。同時,加強教育培訓,通過開展市場經濟和農業實用技……。 |
高陂村是湖南省郴州市安仁縣永樂江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028106220。 |
“高陂”意指地勢較高,且村旁有一水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嵩市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二區嵩市鄉。1956年撤區并鄉,仍屬嵩市鄉。合作化時由四個初級社擴層為高陂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為高陂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為高陂村民委員會,1988年,撤銷村委會,組建村公所,為高陂村公所,作為嵩市鎮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1993年撤銷村公所,為高陂村民委員會,屬嵩市鎮人民政府,名稱沿用至今。 高陂……。 |
清屬義寧州上武鄉二十一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祿崇鄉,后屬溈麓山第六保,1949年初屬豐田區永慶鄉,1956年將為排埠鄉永慶村民委員會,1958年為東方紅人民公社永慶大隊,1959年分出為排埠公社上源大隊,后經普查呈報縣政府批準更名為高陂大隊,1984年撤社建鄉改為排埠鄉高陂村民委員會;1993年撤鄉建鎮,改稱排埠鎮高陂村民委員會;1995年與柴溪、石溪合并為高陂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高陂村……。 |
宋代在塘尾村口筑有一座水陂,并設小圩鎮,清代建有街道,街道上有三道拱門,第一道拱門正對水陂。清初有一秀才名叫郭云清,題書將高坡改為高陂。有含財源滾進,興旺發達之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潞田區高陂第2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為高陂鄉第2代表區。合作化時為高陂鄉高陂初級社。1957年轉高級社。1958年為高陂公社高陂大隊。1968年為潞田公社高陂大隊。1972年社隊規模調整時為高陂公社高陂大隊。19……。 |
海拔高,山坡多,故而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瑞西縣,1956年從瑞金劃分于都,1960年于都縣高陂公社,1963年高陂大隊,1970年從774建水庫羅巖羅背遷入來改名,1984年屬于都縣寬田鄉。2001年10月撤鄉并鎮為寬田鄉高陂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高陂村……。 |
高陂村位于澧田鎮西部,東邊為:歷山村委會,南邊為:井岡村委會,西邊為:安福縣甘洛鄉大郭西溪村委,北邊:安福社洲,距鎮政府12公里,轄13個自然村,16個村小組,高陂村戶數615戶,總人口2235人,耕地面積4707畝,林地面積4600畝,水面面積300畝,現有黨員46人,村兩委干部6人。主要特色產業為:種植優質水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