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地舊時有個缸窯作坊,故名。1958年為缸窯大隊,屬王集公社;1983年設立缸窯村,屬王集鄉,1992年隨王集鄉并入大關鄉。1995年屬大關鎮。缸窯村位于鎮東北,總面積11.1來方公里,耕地面積500畝,水田面積3600畝,村民組48個,戶數1215戶,總人口4888人,黨員148人。 缸窯村由原缸窯村、新莊村、山沖村合并而成,無村部,境內有山沖水庫,獅洼水庫!。 |
缸窯村地處南港鎮中西部,村級規模調整后由原缸窯、棗林兩個行政村合并而成,南港至春秋公路穿境而過,距離南港鎮、安合公路3千米,交通便捷其東連公義村、南港河;南臨河西村;西臨春秋鄉,北臨馬河口辦事處。全村國土面積8.15公里,耕地面積2671.9畝,水田面積1971.65畝,旱地面積700.25畝,林地面積2760畝,轄33個村民組,自然村莊58個,1016戶,總人口3616人。該村屬江淮丘陵地區,淮……。 |
繁陽鎮缸窯村總面積約10.7平方公里,轄51個村民組,總人口4962人,農田面積3172畝,山場2000余畝,村集體水面梅山水庫等可養面積達千余畝,排澇機站8座,南新公路、蕪荻公路穿境而過,境內鐵礦等地下資源十分豐富,鐵礦開采、選礦、燒結等民營企業有10余家,各類種植養殖大戶已達12家,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逐步完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已初有成效。缸窯村現有村“兩委”干部及大學生村官共11人,總支黨員1……。 |
境內有村莊缸窯村,村內有一陶瓷廠,因生產缸、罐出名,故得名缸窯村村民委員會。原屬鳳凰臺鄉;1958年設立鳳凰臺公社,同年設缸窯大隊,屬之;1964年鳳凰臺公社更名四清公社,缸窯大隊屬之;1968年隨四清公社并入張店公社;1970年屬橫塘公社;1973年恢復鳳凰臺公社,缸窯大隊屬之;1983年公社改鄉,置鳳凰臺鄉,屬之;1986年大隊改村,復置缸窯村;1992年2月撤區并鄉,缸窯村隨鳳凰臺鄉并入橫塘……。 |
缸窯村是黑龍江牡丹江市寧安市江南朝鮮族滿族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1084202234。 |
缸窯村位于方集鎮東部,屬丘陵、崗畈地區,全村轄12個村民組,共20個自然村莊,全村總面積7.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73畝,山林面積1256畝,全村共1030戶、3500人,中共黨員54人,村兩委班子3人。村集體經濟收入以土地租金為主,年均收入3.5萬元左右;村民主要收入來源以傳統種植業和外出務工為主,現全村外出務工900多人,創業成功人士20余人。整村已硬化道路13公里,全村基本達到村、組、戶相……。 |
清朝嘉慶年間,此處建有燒制缸的土窯,故名。清屬高邑保鄧莊鋪。1912年屬鄧莊鄉。1947年屬泌東縣王店區。1949年屬泌陽縣王店區。1958年屬王店管理區。1959年屬王店公社。1961年屬王店區。1969年設缸窯生產大隊,屬大路莊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缸窯村民委員會,屬大路莊鄉。1995年大路莊鄉更名銅山鄉,屬銅山鄉。缸窯村……。 |
因村內有燒黃缸的土窯,故名。明成化七年(1471)屬板橋保。清道光十二年(1832)屬板橋里。1914年屬北一區(下集)第二段(蠻子營)。1938年屬三區(上集)下集聯保缸窯保。1947年屬上集鄉青龍廟保。1949年屬二區(上集)青龍廟鄉。1950年置缸窯鄉。1951年7月屬九區(下集)。1953年改為下集區。1955年9月復屬上集區青龍廟鄉。1956年3月屬蠻子營中心鄉青龍廟小鄉。1957年屬下……。 |
缸窯村是湖南省常德市澧縣夢溪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723103212。 |
缸窯村是吉林省通化市柳河縣圣水河子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20524105202。 |
缸窯村是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楊郊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區劃代碼為211402210208。 |
缸窯村是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金州區)得勝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10213025206。 |
缸窯村是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阿榮旗霍爾奇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50721103206。 |
多湖街道缸窯村位于美麗的武義江畔,南二環邊,現有農戶191戶,總人口507人,耕地520畝。2004年,本村共投資135萬元全面實施村莊整治工程,并達到了金華市示范整治村的“六化”要求,其中本村的“外墻粉刷”和“通透式鐵柵欄”整治經驗已形成了“缸窯模式”,成為金東區村莊整治工作的特色之一和推廣模式之一。本村堅持以人為本,各項事業全面、協調發展,大力鞏固農業,發展特色產業,實施“經濟強村”工程。村兩……。 |
花園街道缸窯村距衢州市區10.5公里,東臨烏溪江,北靠巨化集團公司,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全村現有住戶273戶,常住人口1086人。其中農業人口758人,耕地面積468畝,人均耕地面積0.62畝,山地面積800畝。全村有兩個自然村:缸窯村、堰頭村,6個村民小組,全村黨員21人,黨支部、村民會、治保、調解、團、婦、兵多級組織健全。村民以種植稻谷、蔬菜、柑桔和從事第三產業為主,缸窯村區域內有八達紙業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