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寨村位于楊橋鎮東南3.5公里處,地處中原,沃土肥壤,地平如砥,一望無垠。距328省道3公里,距102省道2公里。該村于2006年8月由原段寨村、王菜園村合并而成。目前,全村總面積6.5平方公里,轄14個自然村莊,1256戶,總人口4451人,耕地面積4408畝。 近年來,村“兩委”重點圍繞新農村建設“五句話”的總要求,全面抓好新農村建設。目前,全村基本實現了通電、通水、通廣播、通電話、通互聯網,……。 |
界首市陶廟鎮段寨村地處陶廟鎮以西,界臨鄲路穿境而過,全村共有六個自然村,人口多少戶,3500余人,有耕地2500余畝,黨員79人,兩委會成員10人.其中段寨街道為村里的商業聚集中心,小學,醫院、中學等公共設施俱全。 在上級領導的關心與指導下,段寨村始終把營造創業氛圍,扶持引導全民創業作為產業興村的重點。目前全村民營經濟有較快的發展,其代表民營企業有江淮虎豹電動車廠、長銳電動車廠、寶貝服裝制造……。 |
明末,段龍山、段風山、段虎山三兄弟,由山西省移民至唐河縣城郊段老莊定居,段虎山繼遷堰岔,清咸豐年間,其后代又遷此建村,村周挖壕筑寨,故名。清末屬打席營保。1936年屬瓦店區匯渠鄉。1949年屬英莊區段寨鄉。1958年設段寨大隊,屬英莊公社。1984年改設段寨村民委員會,屬英莊鄉。1994年屬臥龍區英莊鄉。1999年屬臥龍區英莊鎮至今。段寨村……。 |
清順治年間,段姓兄弟二人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形成村莊,取名段莊。清同治元年(1862),為防避世亂,筑寨稱段寨。清屬武扶圖武津里。1931年屬第七區(東洪)。1941年屬武津鄉。1949年屬東洪區。1948年屬洪河縣朱里區。1949年改屬上蔡縣東岸區。1951年復屬朱里區。1958年設立段寨生產大隊,屬朱里人民公社。1983年底改稱段寨村民委員會,屬朱里鄉。1995年屬朱里鎮。段寨村……。 |
元至正年間,段姓人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來,后在此立寨,故名段寨。1949年10月屬淮陽縣馮塘區。1951年5月屬鄲城辦事處巴集區。1952年8月屬鄲城縣巴集區。1965年成立段寨大隊,屬巴集公社。1983年段寨大隊改為段寨村民委員會,屬巴集鄉至今。段寨村……。 |
段姓遷此建村,為了防土匪偷盜,建起了寨墻,故取名段寨。1949年屬淮陽縣第八區(魯臺)。1958年設段寨大隊,屬魯臺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段寨村民委員會,屬魯臺鄉。1986年屬魯臺鎮。2019年屬淮陽區魯臺鎮。段寨村……。 |
據段氏家譜記載:明代,段氏自山西洪洞遷居此地故名段家寨,后簡稱段寨。1949年,為濮陽縣七區段寨村。1956年撤區并鄉,為濮陽縣梨園鄉段寨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改大隊,為梨園人民公社東段寨大隊。1984年成立濮陽市郊區,為濮陽市郊區梨園人民公社段寨村大隊。同年撤社建鄉,為濮陽市郊區梨園鄉段寨村民委員會。1987年撤銷濮陽市郊區,恢復濮陽縣,為濮陽縣梨園鄉段寨村民委員會至今。段寨村……。 |
段寨村是河南省安陽市滑縣大寨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10526204999。 |
段寨村是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大營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10421105233。 |
周圍是一圈水圍子,村民多“段”姓,故名。1949年屬第八區曹黃區。1951年8月屬第二區寨河區。1955年屬孫鋪區寨河中心鄉。1957年7月屬寨河鄉。1958年8月為段寨生產大隊,屬北向店人民公社。1958年11月屬新弦人民公社孫鋪區管轄。1959年撤銷新弦人民公社,復屬北向店人民公社。1961年屬寨河區。1962年11月劃屬寨河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段寨村民委員會,屬寨河鄉。1996年撤鄉建鎮……。 |
因該村段姓人始居于此,且村內有一寨子,故而得名為段寨。1958為段寨大隊,屬原黃甫公社,1984年更名為段寨村民委員會,屬黃甫鄉,1997年屬黃甫鎮,沿用至今。段寨村……。 |
清《蕭志》載為段家寨子,原是南河種鎮楊街段家種地的莊子,后定居成村,簡稱段寨,為該村村民委員會,故名。1949-1953年屬應縣四區;1955年成立段寨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1957年改為段寨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改為北曹山公社段寨管委會;1966-1976年稱段寨革命委員會;1977-1984年稱段寨生產大隊,屬北曹山公社;1985年至今為稱段寨村民委員會,2001撤鄉并鎮為南河種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