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村,位于文嶺鎮西南部,轄吳巖、程朱、高騰、前陳、新營、阜莊、下官、王朱、花亭、上官、湖頭張共11各自然村,總戶數995戶,總人口3229人,東吳村現有黨員102名,村兩委成員6名。有田地、園地、林地共978畝,村財收入61.01萬元,主要以市場攤位及店面收入為主,人均收入7825元。目前有新佳樂花邊、恒利達針織和臺福食品等7家企業落戶東吳村。在建項目情況:新營、程朱公路拆遷安置點新村建設。……。 |
即古傳先祖吳氏由河南遷往該地,故名。始建于宋朝時期。1958年屬忠門公社東吳大隊生產組,1988年屬忠門鎮東吳村,2000年屬東埔鎮東吳村。東吳村……。 |
東吳村位于深土鎮東部沿海丘陵地帶,西鄰大肖村,中間有鋁礦山(原名東吳山),西北鄰墩柄村,南鄰南境村,東隔赤湖溪下游出海口與赤湖鎮亭里村交界。有一條內港稱東吳港,沿港上至龜汗,下到石獅,生產天然紫菜、石花草、紅菜等藻類植物。從省道漳東線山邊站分出的支線經庵下吳、東吳通南境。該支線在金塘(鋁礦廠所在地)與坑虎線交叉,東吳可從坑虎線通六鰲。政區沿革 東吳民國時期為金塘鄉的大肖保所轄。新中國初期屬第九區……。 |
1956年東吳實屬于排樓鄉,1959年建東吳水庫7村合設立東吳鄉,1987年2月設立為東吳村委會,1989年設立東吳管理區,1999年命名為東吳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東吳村……。 |
東吳村位于三里鎮北部,是一個多丘陵山地,全村管轄4個自然屯,下設8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363戶,人口1580人,其中勞動力801人,總耕地面積1550畝,其中水田1100畝,畬地450畝,村黨支部設3個小組,黨員15人,平均年齡45歲。村黨支部在鎮黨委的直接領導下,圍繞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明確“為民創先進,為黨爭優異”的目標,因地制宜,支部書記韋愛強的帶領下,在合江屯荒坡嶺上開發了20多畝的茶油基……。 |
東吳村現人口673人,村莊面積1726.3畝,黨員數33人,村民代表11人。該村位于燕郊鎮人民政府南偏東6.1公里。明初,建村時,有5姓人家,稱五家莊,后改稱吳各莊,因村落逐漸擴大,又分為東西兩個吳各莊,此村居東,故稱東吳各莊。……。 |
東吳村是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撫寧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0323100262。 |
人文歷史及自然情況:東吳村:建村于明初,以姓氏命名為吳村。1958年分為兩個村,東吳村位于東邊,故名東吳村。基本情況:村兩委班子健全,共有村干部6名,黨員16名,村民代表21名。全村總戶數136戶,總人口524人,耕地面積926畝,人均耕地1.82畝,人均純收入7325元,主要產業是模具加工。……。 |
東吳村,為東吳村委會駐地,東至澧河,西至南關村,北至沙河,南至丁灣村、掛刀營村。轄東吳莊、周莊、宋莊三個自然村,七個村民小組,共計2093口人,全村黨員82人,村兩委黨員7人。……。 |
原名東五甲。民國年間刁陵屬扶溝北區,一區轄十保。刁陵南頭是一保,一保轄十甲,分為東五甲、西五甲。到1949年改為東五村。“五”和“吳”同音,便演化成東吳村。清代屬扶溝縣高陵(刁陵)地方。民國年間屬扶溝縣北區(白亭)。1949年改稱東五村,屬扶溝縣二區(白潭)。1958年設東吳大隊,屬白潭公社。1965年屬曹里公社。1983年改為東吳村民委員會,屬曹里鄉。東吳村……。 |
元代,村名王段屯,后因河患,西遷二公里至此。明代山西澤州或潞州地區移民遷此,村民吳安對新來移民安排周到,甚為關懷,吳安死后,村民為紀念他將王段屯更名為吳安屯,1962年劃分為東吳安屯、西吳安屯。1949年屬三區。1959年建吳安屯大隊,屬樊莊人民公社。1962年劃為東吳安屯、西吳安屯,屬東屯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東吳安屯村民委員會,屬東屯鄉。1996年屬東屯鎮。東吳村……。 |
據《吳氏家譜》記載:明洪武年間,吳昇從山西洪洞縣遷居于此,因此地處葛村之東,取名“東吳家”。二普時征求群眾意見,更今名。1958年建隊,屬滑縣高平公社稱后胡大隊,下轄后胡、東吳家、前禹家三個自然村。1983年撤社建鄉時分開,屬滑縣高平鄉稱東吳家村民委員會。1996年撤鄉建鎮,屬滑縣高平鄉稱東吳家村民委員會。東吳村……。 |
1948年1月屬第六區(呂堰驛);1948年8月屬第五區(姜溝);1951年屬古驛區轄;1953年屬第八區;1954年屬古驛區;1955年建立東吳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建立東吳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更名為東吳大隊,屬羅崗鄉(宇宙人民公社);1959年屬黃集人民公社;1965年屬古驛區;1968年稱東吳大隊革命委員會,屬古驛區;1975年屬古驛人民公社;1980年復稱東……。 |
2018年,根據市行政村區劃調整改革,將東虹村、花垸村合并,新建制村命名為東吳村,辦公地點設在原花垸村村民委員會。西河村……。 |
由東區、吳家灣兩自然村各取一字得名。清雍十大年間為吳苑鄉第十都轄。民國二十年為東區鄉轄。解放前屬寺涇鄉。解放初為新眾鄉。新中國成立初為新眾鄉東區村、吳家灣村、張莊村。1954年為五愛初級社。1956年為浦莊鄉東方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8月為浦莊公社第七大隊。1961年改稱東吳大隊。1983年改為東吳行政村。2002年9月東吳村與西查村合并,仍稱為東吳村。東吳村:位于臨湖鎮西北,緊鄰太湖,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