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村內原有位社長叫陳光照,被評為省勞動模范,村民們都希望學習他的美好品德,視他為指路明燈,因此改名為“燈塔村”,又因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燈塔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成立畢橋公社,燈塔農業社、楊村大隊屬之;1983年公社改鄉,改稱畢橋鄉,燈塔村、楊村屬之;1994年12月撤銷畢橋鄉,設立畢橋鎮,燈塔村、楊村屬之不變,2001年,楊村并入燈塔村,隸屬不變。燈塔村:位于畢橋鎮東部,村委會辦公樓距集鎮5……。 |
燈塔村基本概況1、行政概況:燈塔村位于許嶺鎮東北,東鄰下倉,西與許嶺社區相連,國土面積10.2平方公里,屬低丘陵地區,全村28個村民組,790戶人家,人口3365人,耕地面積6450畝,山場4000畝,水面1000畝。2、經濟發展狀況:燈塔村是一個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大村,資源豐富,耕地山場面積遼闊,建立水稻、棉花、油菜、馬陵瓜子、紅芋、花生、芝麻等農作物。為帶領廣大村民發展經濟,燈塔村通過積……。 |
燈塔村位于長江南岸,交通便捷。全村轄23個村民組,728戶,2610人,黨員67名,耕地面積2300余畝,山場面積300 余畝,可養殖水面積30余畝。村總支下設2個支部,共有0黨員67人,其中女性黨員9人,35歲以下黨員8人,60歲以上黨員26人。現任村兩委干部共有6人,其組成分別為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計生專干、文書、民兵營長和組織委員。到目前為止,全村通組、通戶道路均用水泥進行了硬化,硬化面……。 |
燈塔村,位于沈巷鎮正北部,轄8個自然村20個村民組,距鎮區6千米。東與五顯集接壤,南和螺百社區毗鄰,西與豐圩村相連,北隔牛屯河與功橋鎮相望,全村有886戶,3448人,村有一個黨總支,兩個黨支部,黨員73人,總面積7.5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55畝,人均1.35畝,外出人口數為1084人。 境內有村衛生院、兩座排灌站、一所幼兒園,一所小學,村內交通便捷,螺新公路貫穿南北,村村通工程水泥路幾乎通……。 |
燈塔村位于蘄縣鎮東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北靠西寺坡鎮,西鄰桃園鎮,青蘆鐵路、錢營孜鐵路專用線東西貫穿我村,南與我鎮政治、經濟中心相連,土地資源極為豐富,我村土地4500畝,所轄20個村民組,人口3980人,全村黨員125名,村村通水泥路覆蓋全村。村兩委是一個團結戰斗的領導集體,近十年來多次受到市、區的表彰獎勵。本著“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 |
上派鎮燈塔社區位于肥西縣城東南0.5公里處,地理位置優越,全村共有845戶,3012人,村設1個黨總支,3個黨支部,下設6個黨小組,黨員64名。王老堰濕地公園坐落我村。根據村居新農村建設規劃,配合新建安置點5萬平方米,廉租房6000平方米。潭沖路穿越我村 ,規劃中的派河大道與青龍大道即將動工。近年來,面對新時期下黨總支工作的新要求、新特點、新任務,村黨總支在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根據縣、鎮黨委“三級……。 |
取其燈塔高峻激勵人們奮勇向前之意得名燈塔村。1949年前屬巴縣走馬鄉第14保。1952年設石板村。1958年改村為大隊。1981年更名為燈塔大隊。1982年復村。2001年響水村并入組建燈塔村村民委員會至今。燈塔村……。 |
清末,建佛靈寺于巖邊鑿洞盛油敬佛,遠望似塔,故得名燈塔村。1949年前,為巴縣第四區蔡家鄉第三保。1950年建立燈塔村、匯農村。1958年轉并燈塔公社為新建管區,1962年更名為燈塔大隊。1984年復為燈塔村。1986年置蔡家崗鎮仍為燈塔村。2004年,根據重慶市都市功能拓展區規劃,將蔡家崗街道除三溪村外均納入規劃范圍,屬兩江新區蔡家組團開發建設核心區。燈塔村……。 |
因境內有一山形狀像燈籠,另一山像塔,得名燈塔。1992年以前為燈塔鄉,后于1992年7月撤銷燈塔鄉,并入雙龍鄉;2014年5月,設燈塔村,同時設立燈塔村村民委員會。燈塔村……。 |
10、重慶市奉節縣羊市鎮燈塔村 早年此地建有一座佛塔,后人們在塔上安裝電燈后用于照明指路,得名燈塔村。2003年村級建制調整后為燈塔村;并于同年掛牌設立燈塔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燈塔村……。 |
建國后以堡子山命名為燈塔村,沿用至今。古代稱之為羊馬城,至建國后改名為燈塔屬羊馬鄉,而60年代屬喜集公社,69年又被劃到石峽公社,1984又被劃到喜集鄉,2004年由于合鄉才被合入洛峪鄉,一直到今。燈塔村……。 |
清道光年間該地高處建有一座字紙塔,管理人身背寫有“敬惜文字,功德無量”的竹婁,終日在街道及附近路上拾有字的紙,晚上倒進塔內燒掉。每到晚上,塔中光芒四射,故名。1953年屬第五區(燈塔)燈塔鄉,1958年稱燈塔大隊,1983年稱燈塔鄉,1987年稱燈塔管理區,1999年經東源縣政府批準設立燈塔村委會,沿用至今。燈塔村……。 |
1951年稱燈塔鄉;1958年稱燈塔大隊;1983年稱燈塔鄉;1986年稱燈塔村委會;1990年稱燈塔管理區;1999年設燈塔村委會,沿用至今。燈塔村……。 |
燈塔村位于下太鎮東面,東與佛岡縣高崗鎮相鄰,西與上太村相連,南北大山環繞,村委會設在龍前廟旁。全村占地面積2428.32公頃,轄窩子、石角、蕉頭壩、坪子、下白石、崩岡下、樓下、小逕、石頸、臺子坋、淘沙塘9個自然村2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772人,山林面積3311.7畝,耕田面積3313.1畝。燈塔村以農業經濟為主,主要作物有水稻、花生、紅薯、芋頭、砂糖桔等。養蜂業也成規模,全村專業養蜂人有50人,……。 |
意即起帶頭和指引的意義,故名。1987年稱燈塔管理區,1999年稱燈塔村委會,沿用至今。燈塔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