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大石鄉大石嶺村系向陽、-、工農、中心四合一村,全村座落于大石鄉人民政府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中心。大石嶺農民武裝-紀念碑高高聳立在村境內211公路之北,是一塊紅色熱土。糧、棉、油、養殖業為支柱產業,社會穩定,經濟發達。 村內以211省道一橫、南北兩翼16縱的格局,總長約30余公里,交通方便。東鄰望江與東湖村相連,南鄰泊湖與棠林村、五合村相連、西與大明村相鄰,北至大安山。距長江30余公里。有130……。 |
大石嶺村:位于穆家峪鎮西南3公里處。……。 |
大石嶺村位于山根鎮的東北部,東鄰南海,是著名革命老區。村莊環境優美,民風淳樸。轄區內有6個村民小組、共155戶,總人口655人。現有黨員44人,其中解放前老黨員還有2人健在。大石嶺村村級活動場所占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辦公樓占地300多平方米,此外還有戲臺、球場、健身點各一個,紀念亭一座、陳列室一間。村莊兩旁綠化帶全長600多米,休閑點6個,共600多平方米,配備石椅、石桌10張。改造漁塘一口,……。 |
大石嶺村位于大石嶺鄉中南部,是大石嶺鄉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550戶,2125口人,耕地面積2080畝,兩委班子人數6名,農村黨員54名,女黨員1名。共有12個生產組,散居在3個自然片。村域面積9平方公里,有林山、荒山共2000千畝。人均收入6642元。全村收入靠板栗、蘋果、養豬、養羊和勞務輸出收入。2013年建村部一座,衛生所一處。……。 |
因位于在山嶺之上,山嶺有很多大石頭裸露,故名大石嶺。1956年1月設大石嶺一般鄉,隸屬趙保區董王莊中心鄉管轄。1960年公社化時建大石嶺大隊屬趙保公社。1961年由趙保公社劃屬董王莊公社。1983年5月董王莊公社改稱董王莊鄉,大石嶺大隊改稱大石嶺村民委員會屬董王莊鄉管轄,沿用至今。大石嶺村……。 |
大石嶺村 大石嶺村位于大村鎮駐地西南5.2公里,白馬河西岸,地處平原,村域東西2.3公里,南北1.5公里,面積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650畝。村中心大街北連大理路,南連黃大路。據傳,明朝中期,丁姓一支由天臺山下的西南莊遷此立村。因村后有一石嶺,且村北1公里處已有小石嶺村,故名大石嶺村。該村現有305戶,1008口人,除丁姓外,還有宋、劉、譚、孟、李、張、趙等姓,人均耕地1.5畝。大石嶺村歷……。 |
因該村居住在大石村西山嶺上,故名;自建村時啟用大石嶺村名至今。1958年8月,設立大石嶺生產大隊;1983年10月,我國實行政社分設;1984年9月,撤銷大石嶺生產大隊,設立大石嶺村村民委員會。本村位于豆村鎮西八公里處,全村120戶,共372人,其中0員17人,土地面積1545畝,這里民風淳樸,人心向上,村民經濟來源以種植業和外出打工為主。……。 |
大石嶺村位于應店街鎮東北部,距離諸暨市區20公里,十店公路穿村而過,連接了店口、次塢和應店街三鎮,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大石嶺村由大路楊、烏石廟、嶺外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總面積3.39平方公里,531戶,人口1469人,水田783畝,旱地111畝,設有一個黨支部,黨員78名,10個村民小組,,村民代表50名,全村以輕紡業為支柱產業,2014年人均純收入達23709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