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劉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落戶,人口較多,取村名大劉莊。1918年屬商水縣東區五里堡西地方。1947年11月屬商水縣。1961年8月,組建大劉大隊,屬城關區。1962年6月屬城關公社。1975年11月屬化河公社。1983年12月,大劉大隊改制大劉村民委員會,屬化河鄉。2006年9月,大劉村民委員會整建制移交城關鄉管理。2022年屬陽城街道。大劉村……。 |
原名練子村。明洪武年間劉俊卿由山西洪洞縣遷此,改練子村為大劉。清、民國年間屬太康縣。1949年屬扶溝縣屬五區(崔橋)。1958年設大劉大隊,屬崔橋公社。1983年改為大劉村民委員會,屬崔橋鄉。1990年屬崔橋鎮。大劉村……。 |
因劉姓在此先居,莊大,而得名大劉。清末屬梁城里。1931年屬三區(楊樓)。1935年屬二區(獨樹)。1942年屬太尉廟鎮。1947年屬治平區。1961年成立大劉莊隊,屬治平公社。1969年屬楊樓公社。1984年改為大劉莊村民委員會,屬楊樓鄉。2013年改置鎮后,屬楊樓鎮。大劉村……。 |
清乾隆年間,此處有劉莊、楊莊、賈莊三個小莊,相互毗鄰。年長日久,形成一個村莊,劉莊居中,劉姓眾多,因名大劉莊。1949年屬項城縣第九區。1958年成立衛店生產大隊,屬賈嶺公社。1965年7月分設大劉莊生產大隊,屬賈嶺公社。1983年改為大劉莊村民委員會,屬賈嶺鄉。1988年屬賈嶺鎮。大劉村……。 |
大劉村:位于劉店社區西南1公里處。……。 |
原系黃河故道退水后第一個建村,以姓氏取名。1958年成立大劉生產大隊,隸屬夾河公社;1983年,撤銷大劉生產大隊,設立大劉村;1996年,撤銷夾河鄉,設立大彭鎮,隸屬大彭鎮;2010年,經國務院批復,撤銷銅山縣,改設銅山區,隸屬銅山區,沿用至今。大劉村:位于大彭鎮東南1公里處。……。 |
因當地劉姓村民較多,故名。上世紀60年代成立大劉大隊,80年代區鄉制改革改名為大劉村。2000年并村聯組時經洪澤縣人民政府批復,成立大劉村村民委員會。大劉村:位于朱壩中學西南5公里處。……。 |
大劉莊:劉姓村落大,得名大劉莊。1949年為大劉村。1958年建大劉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大劉村民委員會。大劉村:位于車門鄉西北4公里處。……。 |
當地劉姓比較多,根據姓氏得名。解放初為大劉村。1958年改為大劉、岔頭兩大隊。1983年又改為大劉、岔頭村。2001年5月,兩村合并設立大劉村村民委員會至今。大劉村:位于陳集鎮以北2公里處。……。 |
大劉村是遼寧省錦州市凌海市板石溝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10781212209。 |
大劉居委會位于市中街道辦事處轄區南部,現有居民272戶,總人口713人。兩委成員5人,黨員16人,群眾代表9人。村居年收入1萬余元,主要來源于土地承包。先后榮獲“先進基層黨支部”、“平安濱城建設先進村居”等榮譽稱號。……。 |
大劉村是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常家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1423101226。 |
疃里鎮大劉村位于疃里鎮中部、省道338線北,全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532戶,人口1890人。村“兩委”班子成員6人,黨員36人。耕地面積1360畝,2010年人均純收入達到7850元。近年來,大劉村黨支部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通過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農村基層組織得到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群眾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 |
雞黍鎮大劉村位于馬集南一公里,105國道西側。全村共9個村民小組,310戶,1051人。其中黨員38人,高中以上學歷9人。現有農業用地1150畝,其中大蒜1020畝,小麥玉米畝,園地10畝;林地面積30畝,蔬菜面積20畝,其中塑料大棚六個,約4畝。至2011年底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9000元。(一)村級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情況大劉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班子健全。支部書記、村主任劉兆東,男,50歲,1993年……。 |
大劉村位于鎮政府駐地西南6公里,申崔路西,現有530人,123戶,耕地面積920畝,人均1.7畝,現有黨員15人,主導產業以小麥、玉米為主,農民人均純收入在8800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