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該村位于兩山之間的埡口上,得名大埡口。解放前屬飛龍鄉第一保,1950年改名為五一村,1957年又更名為紅星大隊,1962年又分為五一大隊、紅星大隊,1981年分別更名為五一村、紅星村,2001年進制調整將五一村、紅星村合并大埡口村至今。大埡口村……。 |
大埡口村,距沙子鎮政府所在地12公里,有4個組,520人,有耕地面積650畝。--人口總數:520人農業人口:520人非農業人口:/人--行政區面積: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50.0畝--主要民族成分:土家族,漢族發展口號:無--所轄村:4個組生產總值:375.0萬元--主要經濟產業:大米,玉米……。 |
大埡口村位于海子街鎮東北部,與十三畝村、龍塘村、坪山村、螞蝗村、馬過河村等村接壤,轄8個村民組,全村共有301戶1162人,總耕地面積954畝。 2007年末,全村有勞動力資源總數547人,大牲畜存欄數35(頭,匹),生豬存欄數為750(頭),人均占有糧食300公斤,絕對貧困戶有85戶138人?側丝谥杏袐D女551人,黨員21人,全村人均純收入達2050元。--人口總數:1162人 農業人口:11……。 |
因其所在地理位置是一個大坡嶺,其中有兩個埡口,坡嶺兩邊均有田土人家,為區別,取名為大、小埡口,后因歷史發展,小埡口逐漸不用,都稱為大埡口。元明時期屬散毛宣撫司,清改土歸流建來鳳縣后屬體乾鄉誠一里管轄,1946年屬城區鎮管轄,1956年10月起屬第一區(原城關區)飛機鄉所轄。1958年成立飛機大隊,至1962-1983年為飛機管理區管轄;1984年更名為大埡口村村民委員會,屬接龍橋區飛機鄉,1993……。 |
大埡口位于該村境內,村名遂借取地名為名。1951年,屬巴中縣尹家鄉管轄。1958年,設立大埡口管理區,又稱第五管區。1962年,更名為大埡口生產大隊,簡稱大埡口大隊,又稱五大隊。1969年,更名為大埡口大隊革命委員會。1981年,復名大埡口生產大隊。1984年,全國實行政社分設,撤銷大埡口生產大隊,設立大埡口村村民委員會,簡稱大埡口村村委會。1993年,屬巴中市(縣級)尹家鄉管轄。2000年,屬巴……。 |
此地境內兩座山之間天然形成了一個大埡口,故名。1950設村,2020年4月2日與瓦子坪村合并,新村命名為大埡口村,隸屬鷹背鎮管轄。大埡口村……。 |
村內一大的埡口,故名。1951年為大埡村。1958年為峰占鄉7管理區。1962年為大埡大隊。1966年為躍進大隊。1969年為7大隊。1981年為大埡大隊。1984年為大埡口村。2020年,將大埡口村和金雞埡村合并為大埡口村(閬府函〔2020〕55號)。大埡口村隸屬閬中市峰占鄉,距閬中市區100公里,東與小運山村接壤,南連龍泉鎮雙河社區,西鄰蒼溪縣河地鎮天靈村,北接蒼溪縣龍山鎮天寨村,平均海拔 6……。 |
大埡口,埡口寬大。解放后為第6村,1961年為紅輝大隊,1980年為大埡口大隊,1983年更名為大埡口村村民委員會。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水口廟村、大埡口村,合并設立大埡口村(儀府函〔2020〕102號)。立山鎮大埡口村位于立山鎮南部,屬高山地區,與立山鎮五峰山村、陶家嶺村,三河鎮瓦窯壩,營山縣柏林鄉七里溝村相鄰。全村下轄6個村民小組,共518戶1828人?偯娣e為3057畝,現有林地面積……。 |
大埡口村位于蓬安縣西北部,嘉陵江中上游,距鄉政府7公里。幅員面積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61畝,林地面積782.2畝。轄4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482戶1350人,黨員32人。現有提灌站兩處,山坪塘4口,村社道路硬化里程7.6公里。以生豬、小家禽養殖和柑橘、核桃、蔬菜種植為主,有專業養殖肉牛合作社1處,年出欄肉牛100余頭。有核桃產業園110畝,水產養殖22畝,有致富能手10戶,業主1戶!。 |
地處最高處有一個明顯的埡口。1961年稱大丫口大隊,1984年設區建鄉后改為大丫口鄉,1988年3月撤區建鄉改為大丫口村公所,2000年村改委后改為大埡口村民委員會,至今沿用。大埡口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