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全營鎮大官莊村位于順義區西北部,趙全營鎮東南,現有村民76戶,219人,村域總面積800畝,以環境優美、社會秩序和諧穩定著稱。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大官莊村按照“促產業、重環境、富農民、保穩定”的發展思路,緊緊圍繞一個中心即“農村發展、農業高效、農民增收”,把握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兩個大局,加強領導,強化措施,全力打造綠色生態,和諧穩定新農村。以建設農村新型產業支撐體系為發展定位,以建設現代高效農業……。 |
大官莊村:位于峪口鎮以南6公里處。……。 |
大官莊村位于巨鹿鎮北部,距巨鹿鎮6公里,全村總體面積1200畝,共331戶938人,其中常駐人口830人,實有勞動力452人,低保26人,五保1人,建檔立卡貧困戶7戶15人,現有耕地面積1000畝,退耕還林120畝。 ……。 |
大官莊村是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果園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130203101233。 |
住戶于明洪武年間(1368-1399),自山西洪洞縣遷此。清末,此地曾住過一個大官,故名。1958年建大官莊生產大隊,屬中和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大官莊村民委員會,屬中和鄉。1992年屬中和鎮。大官莊村……。 |
傳:春秋戰國時,古共城一直南移,為不讓其移動,在城北建了兩個村莊將城拴住,西稱小拴莊,居東,因村較大故稱大拴莊,后演變音譯成今名。1946年屬城廂鎮,1955年屬百泉中心鄉。1958年為大官莊大隊,屬城關公社。1963年屬百泉公社。1983年為大官莊村民委員會,屬百泉鄉。1988年屬百泉鎮。大官莊村……。 |
清代從山西遷來張、李、施、韓四姓于此建村。東鄰衡山廟,租種廟上官地,名官莊,因區別村西北之小官莊,故名大官莊。清光緒三十年(1904)屬臥龍崗保。1936年屬臥龍鄉。1949年屬吳集區小官莊鄉。1951年屬潦河區。1958年成立大官莊大隊,屬潦河公社。1984年改設大官莊村民委員會,屬潦河鄉。1985年屬潦河鎮。1994撤屬臥龍區潦河鎮至今。大官莊村……。 |
相明趙簡王在彰德城內建造王府,據民國二十年《續安陽縣志》記載:“明成祖第三子高燧封趙王,洪熙元年,以彰德府改建王府。”相這里是王府的官地,有大小兩個村莊,較大,故名大官莊。1949年后成立大官莊村。1958年成立大官莊生產大隊,屬高莊公社。1983年成立大官莊村委會,屬高莊鄉。2003年,隨高莊鄉劃歸安陽市文峰區管轄。2012年隨高莊鄉劃歸安陽新區管轄。2013年撤鄉建鎮,屬高莊鎮。2013年安陽……。 |
因駐地自然村大官莊而得名。1958年設立官莊大隊。1982年更名為大官莊大隊。1983年更名為大官莊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大官莊村村民委員會與董宋村村民委員會合并,設立新的大官莊村村民委員會,隸屬茆圩鄉。2021年行政區劃變更,隸屬桑墟鎮。大官莊村:位于茆圩鄉西北3公里處。……。 |
該村大,又相傳有官員經過此地,故名。解放初期為大官莊村;1958年改為大官莊大隊;1983年改為大官莊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徐莒州村村民委員會、馬朱孟村村民委員會并入,沿用至今。大官莊村:位于龍河村西南2公里處。……。 |
大官莊村是山東省菏澤市曹縣青堌集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1721103228。 |
大官莊村村莊由來大官莊在藍村東偏北2.3公里,桃源河西岸。據《郭氏族譜》載:明永樂時(1403-1424),郭氏由海州東關遷居高密,先居大呂,再遷張魯,后居官莊,復由官莊遷居即墨西鄉前桑行,傳至三世又潛質欒村以東安家。戴籍名村為官莊,小官莊形成后,改成大官莊。同治《即墨縣志》標有官莊。政區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積1050畝。2006年,全村共有371戶,總人口為1409人,其中勞動力人數有1128人。經……。 |
大官莊村是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柏城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0785100265。 |
大官莊據傳,明永樂年間該村由河北棗強遷居此地,建村起名劉莊村。1671年,劉氏從河北省任邱縣香成鋪遷入劉莊村,以后劉氏人口旺盛,盼望有人做大官,就把劉莊改為大官莊。村內有劉、楊、王、高、曹5姓,其中以劉姓居多。大官莊距縣城7公里,緊鄰省道248線。全村共有131戶、469人,耕地面積1150畝。該村黨的活動較早,1958年9月村民劉之森加入中國0,1961年該村設立黨支部,劉之森任村支部書記。該村……。 |
防山鎮大官莊村位于鎮駐地西北,八寶山南麓,村名源于村民大部分系孔府佃戶。共有416戶、1500口人,黨員48名,村“兩委”成員6名,目前,村集體收入18.81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