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村解放初屬汪廟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口孜人民公社,1962年復改屬口孜區汪廟鄉,1969年建紅陽大隊,1981年更名為康橋大隊,1984年2月成立康橋村民委員會;1984年2月由蔣灣大隊劃出,成立王大莊村,并設置村民委員會。1992年撤區并鄉屬口孜鎮,1996年康橋村和王大莊村合并稱洪陽村,屬于潁東區口孜鎮,設置村民委員會至今。大壩村位于口孜鎮東北,東接楊樓鎮,北與新烏江鎮接壤,西接釣……。 |
大壩村位于蘇灣鎮南端,距蘇灣鎮集鎮7公里,包壩路穿村而過,四周與柘皋鎮接壤,土地肥沃,環境優美。現有自然村19個,村民小組23個,全村1252戶,總人口4519人,外出務工人員1100人。村黨總支下轄大壩、付壩、團山三個黨支部,共有104名黨員。該村有耕地面積4831畝,山林面積2300畝,退耕還林190畝。主要農作物是水稻和棉花為主,其余為大棚蔬菜、花生、芝麻。棉花常年在2600畝,水稻在180……。 |
因駐地位于面積很大的壩子上,故名大壩,后成為村名。2003年村組調整時,由原大龍村、蘇家灣村、麻壩村重新組建為大壩村,同時設立大壩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大壩村……。 |
大壩村是重慶市江北區郭家沱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00105008999。 |
以境內有一大壩子,村以大壩命名。2004年至今為葛蘭鎮大壩村,沿用至今。大壩村……。 |
該村駐地地名為大壩,故以駐地得名。1984年大壩大隊改稱大壩村,隸南腰界鄉,2003年12月楊樹村、小井村并入大壩村,2018年設南腰界鎮,村隨隸,名稱沿用至今。大壩村……。 |
取防護提壩之意,故而得名。1958年為茂林大隊、吉義大隊,1984年改為茂林村、吉義村,2004年10月,由茂林村和吉義村合并為大壩村,同時成立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大壩村……。 |
村子名字:大壩村村子宣言:開放的大壩村歡迎你的到來。村介紹:【基本位置】大壩村位于奉節縣長江南岸,永樂鎮內,距縣城城區9里,與奉節縣城隔江相望。東臨陳家社區,西接江南社區,南靠鐵甲村,北臨長江。全村幅員面積21平方公里。共有1018戶,4165人,7個村民小組,村民代表32人,黨員62人。農民人均純收入約4700元。【產業經濟】本村擁有吳大姐面廠,“洪翠果園”水果禮品基地,昊科養殖場三家企業。目前……。 |
大壩村是重慶市城口縣左嵐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區劃代碼為500229205201。 |
10、重慶市石柱縣王場鎮大壩村 大壩村是重慶市石柱縣王場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00240108204。 |
11、重慶市豐都縣龍孔鎮大壩村 大壩村是重慶市豐都縣龍孔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00230122207。 |
水門大壩村位于水門畬族鄉西北部,距離鎮區所在地5公里。現下轄:大浿、新厝、樟樹坪、里山、田崗5個自然村。全村面積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45畝,森林面積2300畝。全村118戶446人,其中少數民族380人占全村人口80%,黨員23人、兩委成員5人,村民代表21人,五保戶2戶、低保戶4戶10人、殘疾戶10戶11人、貧困戶14戶53人(其中國標13戶50人,省標1戶3人)。2016年脫貧9戶36人……。 |
大壩村位于碼頭鎮政府駐地西北2.5公里處,聚落在豬尾山西麓詩溪兩畔丘陵河谷間。村委會設在丁埔。有丁埔、石水缸、棗腳、內洋、官林、過溪、園通、內三落、下厝、長房、過坑、二房12個自然村,有20個村民小組,有665戶3250人。有耕地1006.5畝,山地109畝,其中劃給五臺山林場山地1500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甘薯、蔬菜等,林果有柑桔、香蕉、桃李等,土特產青磚。有成功中學、小學、衛生所。鄉村……。 |
大壩村位于南山鎮中部,南與南山集鎮交界,北與鳳池村連接,東與店口村毗鄰,西與夏道鎮上溪村相連。全村面積 0.6524萬畝;有548戶、2078人;下設11個村民小組。距延平市區32千米。 1936年秋,閩東北軍,在司令員饒守坤、政委的帶領下。紅軍隊伍第二次攻打大壩區公所-軍隊并獲得勝利。1987年大壩村被省評定為老區村。2003年大壩村被省評定為歷史文化名村。基礎設施通村通組道路 100%硬化。投……。 |
大壩村是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東灣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620421102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