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村位于列嶼鎮東北面,現轄17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865戶,總人口3005人。全村共有黨員90名,現有村兩委干部11人。面積約6.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62%。全村有山地4320畝,耕地620畝,灘涂面積2720畝。全村以漁業吊蚵和勞務輸出為主要經濟來源。城內村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全村小船漁業26艘、吊蚵3500畝,推廣施用農家肥、有機肥,創建綠色品牌;路邊等適宜樹木生長的地方種植香樟、桂花、檀樹……。 |
地處原寧洋縣城之內,故名。1934年廢里社屬寧洋縣第一區城廂聯保(后為城廂鎮)分高東南、西北兩個保;1949年后寧洋縣第一區城內村;1956年寧洋撤縣劃歸漳平縣屬雙洋區雙洋鄉;1957年撤區并鄉,屬雙洋督導片雙洋鎮;1958年屬東風公社雙洋大隊;1961年屬雙洋公社稱城內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屬雙洋鄉稱城內村;1989年雙洋鄉改鎮稱雙洋鎮城內村。城內村地處雙洋鎮集鎮中心,全村面積1.21萬畝,……。 |
清朝黃姓鄉賢黃性震建圍城供族人居住,稱詒安城叫城內。因村委會在詔安城(湖西堡)內,故名。解放初期,屬第六區(赤湖區)1952年屬第十區。1958年9月公社化,成立城內大隊。1984年8月湖西公社改為湖西鄉,城內大隊改為城內村(同年12月湖西鄉改名為湖西畬族鄉),自命名起沿用至今。城內村……。 |
城內村位于滸茂島西部,東鄰溪洲村,西鄰安山村,南鄰九龍江,北臨北港與角美鎮流傳村相望。全村總面積22平方公里,有1390戶5438人。為鎮政府駐地,有公路經安山村至石碼。一、政區沿革城內村在明嘉靖年間屬龍溪縣二十八都滸茂社。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屬龍溪縣二十八都滸茂保。民國28年屬龍溪縣第六區。民國36年屬滸茂鄉。1952年屬第四區城內鄉。1955年屬城內區。1956年3月城內區并入平寧區,……。 |
因住在老城墻里面,在城中心而得名。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城內村……。 |
因該村位于峰迭古城堡里邊的村子而得名。解放前屬峰迭鄉轄。建政時屬峰迭區峰迭鄉轄。1956年建龍江高級三社。1958年為峰迭公社城內大隊。1983年恢復鄉級建制改稱城內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城內村……。 |
因建址在錦囊千戶所城城墻內取名城內,故名。民國年間因位于錦囊城內而稱為錦城大隊;1986年改稱城內村委會;1988年改稱城內管理區;1999年改稱城內村民委員會至今。城內村……。 |
城內村是廣西河池市大化縣大化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1229100205。 |
一、基本情況城內村委會是陵水黎族自治縣椰林鎮下轄的一個行政村,由西門村、舊學村、老龍村和老張村組成,地處陵水縣城(老縣城)內,常稱城中之村。據史料記載,明從化期間開始有其治所名稱至今。全村總戶數450戶,總人口2246人,總土地面積7250畝,亦農亦工,農業以種植水田、番薯為主,熱帶經濟作物有檳郎、椰子、花生、荔枝、龍眼,僅季節瓜菜有西瓜、圣女果、青瓜、角豆、節瓜、白菜、芹菜、韭菜、通心菜等。有家……。 |
城內村總人口5101人,黨員168人,兩委干部8人,黨小組8個,全村分為13個村民小組,有村民代表39人。村級活動場所800平方米,便民服務室為星級標準建設。因無耕地,主要以建筑、房地產、個體商貿、小攤點經營等為主。我村曾先后獲得原保定地區、保定市、縣、鎮文明村,優秀黨支部,紅旗黨支部,先進村,民兵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 |
城內村位于井陘縣西部,屬天長鎮管轄,距離省會石家莊50公里,距井陘縣城15公里,距山西省娘子關15公里。城內村域面積200畝、全村共180戶、540口人,其中常住人口480人、耕地210畝,屬傳統古村落級別,縣級以上冠名村莊的其它榮譽(示范村、基地、民俗文化名村等)。 ……。 |
城內村位于靈壽縣城中心,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村共388戶,1154人,黨員92人,村民代表27名。村莊占地500畝,耕地面積922.69畝。我村以傳統大田作物小麥、玉米為主。養殖業發展勢頭良好,養殖業30余戶。 ……。 |
城內村有650戶,2380人,耕地1000畝,地處深澤縣城內,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帶領全體黨員和村民,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團結奮斗,繼往開來,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發展集體經濟,促進社會和諧,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城內村多年實行坐班制,兩委班子堅強有力,一直把經濟發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在鞏固擴大公……。 |
城內村為古村,原名白塔院村,金大定二十八年(公元1188年),由清苑縣析置滿城縣,在此筑城為縣,遂更名為城內。因該村民委員會位于城內,主要負責該村的村務工作,故得名城內村民委員會。始建于宋太平興國年間,1947年土改,1952年成立互助組,1954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成立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抱陽山人民公社,1961年屬東馬公社,1984年屬東馬佐鄉,1996年撤鄉并鎮屬滿城鎮至今。……。 |
城內村位于原縣城中心,石坊路,靖寧街從我村貫穿,法院、檢察院、教育局、肅寧縣第一幼兒園、肅寧縣中醫院分別坐落于我村轄區內,占地面積一平方公里,入口1800余人,470余戶,黨員35名,兩委班子成員5人,小區長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