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村委會駐地“岔路口”而得名。1961年為陳沖大隊、岔路大隊,屬岔路人民公社委員會管轄;1984年為陳沖村、岔路村,屬岔路鄉人民政府管轄至今;1992年撤區并鄉時,屬晉熙鎮人民政府管轄;2005年村級調整,陳沖村并入岔路村。岔路村:位于晉熙鎮西北邊,由原來的陳沖、岔路兩村合并,是花亭湖風景區的東大門。全村行政面積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0公頃,山林300公頃,水面15公頃,轄21個村民組,618……。 |
岔路鎮岔路村位于岔路街道南頭,村的形狀是個“T”字形,全村共10個村民組,其中沿霍眾路有北店、老莊、西莊、窯塘4個村民組,沿岔臥路有王郢、小元、勝利、躍進、大圩、新建6個村民組。全村共410戶、1764口人,耕地面積2043畝,人均耕地面積1.16畝。村部座落在王郢村民組。村有敬老院一所,面積1500平方米,公墓地一處,面積13500平方米。共有黨員54名,其中預備黨員1人,女黨員4人,外出流動黨……。 |
以境內一地名岔路子得名岔路村。清屬大寧縣石門里八甲,民國為巫溪縣第二區徐家鄉。1953年劃鄉建政時,成立岔路鄉。1961年區劃調整,成立岔路大隊。1984年改岔路村,2001年與肖家村合并,成立岔路村村民委員會,沿用岔路村名至今。岔路村……。 |
岔路村地處蕉城區西北部,距市區60公里,離鄉集鎮所在地9公里,下轄岔路亭、界首岔等11個自然村,共157戶,637人。全村林業用地面積6094畝,有林地面積5510畝,毛竹林面積2582畝,宜林荒山391畝,是一個森林資源豐富,適合竹業發展的林區鄉鎮。當地群眾以種植毛竹、翠冠梨、水蜜桃等為主要經濟收入。……。 |
村委會所在地原為岔路村一社,后遷至馬巴莊,至今沿用為岔路村委會。建國初期時屬新店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臨淮公社,1961年公社和大隊均劃小,屬新店公社1969年撤區并社時屬新店公社,1972年恢復區委建制分設區,屬五一公社,1983年人民公社體制改革,政社分開,屬新店鄉,1992年撤區并鄉時屬新店鎮。1983年之前為北岔路大隊;1983年體制改革,大隊改村,為北岔路村;2010年新店村、北岔……。 |
早在康熙年間,達家臺東和達家臺西山根人陸續遷居于岔路古城子,后來古城被毀,人們又遷居在東通住小茨溝渡口,南去永靖縣焦家渡口,西去紅古的三岔路口,故命名為岔路村,后設立岔路村民委員會。1950年成立達川鄉人民政府委員會,1982年10月,將達川人民公社改為達川鄉人民政府,“岔路大隊”改為“岔路村”,成立的群眾自治組織改名為岔路村民委員會。岔路村……。 |
鄒氏始祖卓魯公從福建遷到廣東南海,1676年從南海遷到岔路村,后因住宅不吉利,有一子遷到三眼塘村。陳氏始祖士明公于公元八年從夏遷搬遷到東安縣紅朱石,后遷到岔路田心村。范氏始祖范敏天于1597年從福建汀州府連城縣遷居廣東南海五斗洞,后遷到云浮縣安塘街,后再遷至現岔路村。1952年3月設岔路鄉,屬附城鄉;1954年3月成立岔路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屬附城鄉;1958年8月屬附城鄉;1958年10月設岔路……。 |
明朝楚王派人來銅鼓建城池,一岔走同里、一岔通湖南、一岔過半塘段、一岔去老洞、一岔往大同,岔路非常多,因而取名岔路。位于縣域東南部,銅鼓東部,距錦屏33公里,鎮政府8公里,東接湖南三秋鄉,南連新寨村,西鄰大同秀洞村,北抵湖南大堡子唐款村。民國三十年(1941年)設保甲制屬銅鼓鄉第五保,下設10甲,1950年鎮反期間,糾坡、細彎、羅槐、土地坪、上四灣、金家寨、楓香半邊街屬岔路小鄉管轄,1952年撥歸湖……。 |
岔路村有7個村民小組198戶880人,居住在仰阿莎湖岸海拔900米的高山上,各村民小組居住分散,有的組與組相距5—6公里,往來翻坡涉嶺,交通極為不便,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差,經濟發展十分落后。全村耕地面積540畝,其中稻田面積是448畝,年人均吃糧是260公斤,有林地1500畝,經濟林500畝。年人均純收入是1500元。村“兩委”工作力度大,熱心于公益業,村黨支部書記彭開遠、村長龍通書、文書彭開平,幾……。 |
岔路村是黑龍江牡丹江市寧安市海浪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1084105227。 |
岔路村是遼寧省沈陽市于洪區馬三家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10114013209。 |
岔路村是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寶山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10682101201。 |
岔路村位于鎮政府駐地南1.5公里處,緊臨省道239線,村內有36戶,138人,耕地202.86畝,以種植業為主,現村里現以通水、通電,擺脫了貧窮的困境,現人均純收入9040元……。 |
昔日威寧至沾益、會澤至宣威客商往來的兩條道路在此交叉。駐地汪家村,故名。1949年前屬務德鄉;1950年屬西澤區格那鄉;1951年屬九區岔路鄉;1954年屬西澤公社岔路管理區;1959年屬西澤區務德公社岔路管理區;1962年屬西澤區岔路公社;1970年屬西澤公社岔路大隊;1984年屬務德區岔路鄉;1988年至2000年屬務德鄉岔路村公所;2000年設岔路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岔路村……。 |
1959年屬勐佑公社岔路管理區。1962年11月屬勐佑區岔路公社。1969年5月屬紅旗公社岔路大隊。1971年屬勐佑公社岔路大隊。1988年屬勐佑鄉岔路行政村。2000年改為岔路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岔路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