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坡村是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汶上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0830002207。 |
北坡村位于車川西北1公里,東鄰東坡,西為北坡西峪。26戶,78人。設北坡村民委員會。村西有古建筑柳泉觀遺址和古72名泉柳泉。清光緒年間(1875-1908),尚氏由仲宮北并遷此建村。因地處牛家莊北山坡。北坡西峪位于車川以西1.25公里,南為后溝,北鄰北坡。19戶,62人。屬北坡村民委員會。清康熙年間(1662-1722),曾名西峪。周氏諸戶先后由大泉莊、四角中嘴遷此定居。因地處北坡柳泉觀以西山峪而……。 |
一、基本概況北坡村現有人口1288人,戶數354戶,黨員17名,預備黨員1名,部隊轉業復員預備黨員2名。二、各項工作開展情況1,黨建工作方面(1)高度重視,統一思想,深化基層組織建設的相關工作,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及時召開支部會。(2)強化檢查。深入農戶家中,讓有經驗的致富黨員對農戶進行幫扶,科學種植,全面摸清群眾的所需所急。2,計劃生育工作情況村里對育齡婦女進行定期培訓,讓她們了解相關計劃生育的……。 |
明崇禎(約1644年),北坡村村址建在片村南仁天之北的緩坡處。1958年成立北坡大隊;1984年改為北坡村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北坡村……。 |
1961年組建秦河公社北坡大隊,駐地北坡(村),轄北坡、廟咀、姚院和斧拖4個自然村;1984年政社分設時,北坡大隊更名為北坡村村民委員會,駐地北坡(村);2005年10月,山后和兔鹿及其自然村并入北坡村村民委員會。北坡村……。 |
該村1939年解放,隸淳耀縣占虎區,建國初析占虎區歸臨近區,土改后村組成多個互助組;1954年合作化初始,為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升為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建政時始置北坡生產大隊、故賢稠桑大隊,1964年10月,廢阿子管區,成立阿子人民公社,改屬阿子公社轄;1984年政社分社時廢大隊,設村民委員會;1998年撤鄉并鎮時劃歸關莊鎮轄至今;2014年12月23日鎮村綜……。 |
一、村情概況北坡村位于秦家莊鄉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5公里。長陵路從村而過,交通較為便利。全村共170戶,760口人,耕地面積780余畝。農村收入主要來源為種植、養殖和勞務輸出。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大豆和一些小雜糧,其中玉米占種植業的80%。二、農村經濟發展1、經濟發展現狀北坡村2007年自從村辦煤礦停產之后,經濟一度下滑,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3200元下降到1800元。村民的經濟收入只能靠傳統農業……。 |
北坡行政村地處山上,由北坡、安家凹、六畝坪、朱家坪4個自然村組成,耕地面積有1480畝,其中退耕地有440余畝。全村共有人口458人,108戶,其中黨員10人。村中主要經濟作物是花椒、小麥等。 本村移民工程正在建設中。……。 |
北坡村于聞喜縣北部,峨嵋嶺前沿,距縣城30公里,鄉政府8公里,海拔在800—1000米之間,年平均降雨量在200—300毫米之內,全村地理位置獨特復雜,村民居住分散,大部分土地分布在丘嶺地帶,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全村分三個自然村,3個村民小組,152戶,648人,耕地面積1500畝,現有貧困戶84戶,主要以傳統種植業為主。由于地處偏僻,交通閉塞,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緩慢,2011年人均純收入1……。 |
北坡村位于中條山前沿,鐵寺河畔丘陵區,自然條件較差,交通條件較前有所改善。全村115戶460口人,有4個居民小組,分3個自然村,勞動力人口236人,黨員16人,土地面積2600余畝,耕地面積1650畝。村中文化設施建設比較薄弱,沒有文化室,村民文化精神急需提高,全村整體面貌需規劃集中。集體經濟非常薄弱,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也較差。全村目前主產業除小麥玉米外,經濟作物以藥材為主,農民收入有所提高,但村……。 |
北坡村地處漢薛鎮東北方向7公里的丘陵地帶,土質單薄、干旱、生態環境差,既不靠山又不靠水,資源嚴重貧乏,制約本村經濟發展,地理位置東靠五坡路,西鄰運稷一級路,各組巷道已實現全覆蓋,交通便利。 全村共六個居民組,370戶,1410人,600余勞動力、29個黨員。2010年新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造舞臺一座、新建文體廣場3個、老年活動中心1個,不僅活躍了農村的文化生活,也使村民素質得到不斷提高,村風良好……。 |
北坡村位于長治縣西南端,北面環山,距長晉高速公路以東1公里,交通便利。全村有農戶278戶,現有人口1070余人,耕地面積884畝,其中丘陵地560畝,在培育農業、林業經濟新的增長點上有優勢,現已發展雞、兔養殖專業戶5戶、林業專業戶4戶。隨著新農村建設的穩步推進,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改建了衛生所,覆蓋全村的小街巷硬化工程全面結束,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后,支村兩委將帶領群眾結合新農村建……。 |
該村位于山坡上,河的北岸,故名北坡村。1956年建立北坡大隊,1984年改為北坡村村民委員會。1956年屬柳樹口鄉,1962年分社時,屬柳樹口人民公社,2000年12月撤鄉并鎮屬柳樹口鎮。北坡村……。 |
北坡村位于縣城東部20公里處,與東會里村、東莊村相鄰,距離仙人鄉政府3公里。村里現有人口434人,共計160戶。耕地面積800余畝,其中有5大生豬養殖戶,年出售商品豬近千余頭,6戶村民搞個體運輸,其他村民基本以種地為主,人均收入在3000元左右,農作物主要以玉米為主,小米、豆類等小雜糧為輔,是一個典型的純農業小山村。全村有五保戶10戶,低保戶13戶29人,黨員13名(男12名,女1名)。北坡村村支……。 |
該村地處蔚汾鎮北側,村后有山坡,預示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故名北坡村。1950年12月,政務院通過的《鄉(行政村)人民政府組織通則》,明確鄉與行政村同為農村基層行政區劃,同屬區管轄。設立行政村,設村長1人。設行政村農會組織,設農會主任1名。1950年12月,政務院通過的《鄉(行政村)人民政府組織通則》規定,鄉人民行使政權的機關為鄉人民代表大會(或鄉人民代表會議)和鄉人民政府。在鄉人民代表大會閉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