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村民委員會意為保一方平安,故名。1951年成立保安鄉農民協會。1957年改為保安鄉人民政府,隸屬南邊區公所。1958年南邊改為人民公社,保安改為保安大隊,轄區不變。1960年至1962年南邊一分為二,改為黃塘公社,保安大隊歸黃塘公社管轄。1963年黃塘人民公社撤并為南邊公社,保安大隊又歸南邊公社管轄。1969年1月成立保安革命委員會。1980年底革命委員會撤銷,保安大隊分為保安、八鄉、麥崗、小陸……。 |
在清朝年間,該村經常發生姓氏相斗,各家壯年參加,老人則在中供奉大帝,求賜保佑平安,平時也口念平安,保安之名,故名。以前屬大埔角,1961年合立保安大隊,屬楓朗公社;1978年改屬大埔角公社;1983年稱楓朗區保安鄉;1986年稱楓朗鎮保安村;1988年改稱保安管理區;1998年撤區改村稱保安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梅州市大埔縣保安村位于楓朗鎮西南部。我村轄19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592戶,人口332……。 |
保安村位于永固鎮的北面,離圩鎮約5公里,是一個革命老區村。全村總人口3700多人,轄17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黨員29人,其中女黨員3人,村總面積3.2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200畝,山地面積2.2萬畝,近年來村黨支部帶領全體村民積極投入到家鄉的社會各項事業的建設中,村道硬底化、村學校建設、困難群眾幫扶、黨員結對幫扶的工作扎實深入開展,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有效發揮,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創造力不斷增強。……。 |
保安村是廣西百色市右江區四塘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51002102205。 |
因原屬蘇保大隊轄下的保安片,故名。1980年分出成保安大隊。1984年改保安村民委員會。1987年改為保安村公所,1994年改為保安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保安村……。 |
保安村是廣西河池市都安縣保安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區劃代碼為451228209204。 |
保安:保佑村民四季平安。因駐地有一座寺,盼望保佑一方村民四季平安,故名。1953年為保安鄉,屬融安縣第二區(龍妙區)。1958年改大隊,屬大將公社。1962年改公社,屬大將區。1966年復改大隊,屬大將公社。1984年改村并設立村民委員會,屬大將鄉。2000年屬大將鎮。保安村……。 |
清咸豐年間(1851-1861),此地成立自衛團防,保護地方治安,故名保安。1949年設為保安和小埠兩個行政村所轄,屬百壽縣保安鄉。1949年保安、小埠兩村合并為保安村,屬百壽縣龍江鄉。1952年上半年改名保安鄉,1958年9月改名保安大隊,龍江人民公社。1968年8月改名保安大隊,屬龍江人民公社。1984年改保安村,并設立保安村民委員會。1987年改保安村公所,屬龍江鄉。1995年復設保安村民委……。 |
因地處平樂、恭城、陽朔三縣交界,是保衛安全要地,故名。1934年為保安、振武2村,屬世正鄉。1952年設保安鄉,屬平樂縣第二區。1955年屬沙子區。1958年改保安大隊,屬沙子公社。1962年改保安公社,屬沙子區。1968年復改保安大隊,屬沙子公社。1984年改保安村民委員會,屬沙子鎮。1987年改稱安全村公所,屬沙子鎮。1995年復設安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保安村……。 |
專名“保安”,來源于民國時期設的保安行政村,因此地過去曾設保安隊日夜巡邏以防土匪打劫,護衛村民安全而得名。1941年為保安村,屬中北鄉。1952年4月改保安鄉,屬荔浦縣第三區。1955年屬花篢區。1958年改保安大隊,屬兩江公社。1961年分為妙花、筆村、龍塘3大隊。1962年妙花、筆村、龍塘3大隊并為保安公社,屬兩江區。1968年復改保安大隊,屬兩江公社。1982年屬雙江公社。1984年改保安村……。 |
保安村是廣西河池市宜州區北牙瑤族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1203208214。 |
保安村是廣西梧州市萬秀區夏郢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403104219。 |
保安村是廣西崇左市江州區江州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1402103202。 |
保安村是廣西賀州市鐘山縣花山瑤族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1122200203。 |
從前,有四老表住進譙家魚塘、堡安這一只大船上,四人個居住一個地方,為了防止外人偷襲,在各個地方安個鋪子(即用稻草、干柴堆一大堆),如果那個地方被偷襲,就用火把把鋪子點燃,其它三個地方及時去營救。所以把這四個地方改為譙家鋪、楓香鋪、野毛鋪、安崔鋪。后國民黨反動派時期在此設立一個保安團,解放后改為保安村。2010年11月根據《德江縣人民政府關于楓香溪鎮調整村(社區)行政區域的批復》(德府函〔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