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設半徑鄉,屬河西區。1958年設半徑大隊,建湯溪水庫時全村外遷,屬浮山公社。1960年回遷原地半山坡重建家園,設半徑大隊,屬湯溪公社。1983年設半徑鄉,屬湯溪區。1986年設半徑村委會,屬湯溪鄉。1990年設半徑管理區,屬湯溪鎮。1999年設半徑村委會,沿用至今。半徑村……。 |
從下壩角北望,見小河像一條泮徑,泮與半諧音,故名。1952年成立半徑鄉轄今半徑、黃花,1962年成立半徑大隊,1984年成立半徑鄉轄半徑、黃花,1987年為村委會,1989年為半徑管理區,1999年設村委會,沿用至今。半徑村……。 |
村民居住的地方是整個山徑的一半,故名。1958年屬藍塘公社半徑大隊;1961-1982年亦為半徑大隊,1983年,半徑生產大隊改為鄉;1987年改為半徑村委會;1989年鄉改為管理區;1999年撤銷管理區,自設立半徑村民委員會命名以來沿用至今。半徑村……。 |
該村位于古時人們步行興寧、梅縣兩地必經之路的較中心位置,故名半徑。1949年稱半徑村農會,1951-1956年稱半徑鄉,1958年間成立半徑生產大隊,1983-1987年稱半徑鄉政府,1987-1989稱半徑村,1989年改稱半徑管理區,1999年改稱半徑村委會。2004年11月撤銷徑心鎮,原屬徑心管轄的半徑居委會,現歸徑南管轄。半徑村……。 |
梅州市五華縣半徑村位于安流鎮東南部。半徑村轄33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821戶,人口4502人;全村總面積2.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99畝。半徑村年平均氣溫為27℃,年降雨量約為1400mm,氣候特征亞熱帶季風性氣候。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上一年半徑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962萬元。近年來,半徑村發展經濟的措施以及成果:1、發展種植業,種煙為主。2、發展養殖業,以養豬為主!。 |
半徑村位于廣東省普寧市南陽山區后溪鄉,離市區66公里,與陸河縣接壤,是后溪鄉最大村?側丝3488人,由五華平徑村移民在此創村,以原居地取名,大部分為陳姓。盛產優質軟枝大粒梅、青竹梅等水果,是我市青梅主產地。有木材加工廠1家,腌制廠2家,新建小學教學樓1棟,教學條件大大改善。轄區興建有大小水電站8家,是縣道崩半線盡頭,有二條公路與陸河縣連接! |
解放后與白坑村合為一鄉,命名白徑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析出稱半徑大隊;1984年屬大壩區稱半徑鄉;1986年屬大壩鎮稱半徑村委會;1990年稱半徑管理區;1999年改稱半徑村委會,并沿用至今。半徑村:大壩鎮半徑村位于大壩鎮南部,毗鄰燎原鎮,人口5830人,屬半丘陵地區,自然資源優越,民風淳樸,交通條件落后,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民主要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屬純農村莊。村現有兩委干部8人,黨員數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