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縣彌陀鎮白洋村座落在風秀的桐山腳下,全村共有12個村民組,826戶,3026人,總面積12000余畝,其中耕地面積1860畝,全村共有黨員86人,設黨總支、三個支部和六個黨小組。 白洋村交通方便,S211省道貫穿南北,環村水泥路和兩橫兩縱交通網絡,該村風景秀麗,山青水秀,有桐山寺旅游風光和龍須溝電站。 境內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生態平衡,兩河夾三畈,過去有歷史上俗稱“黃金畈”的美名。白洋村有主干……。 |
白洋村座落在廣德縣城北郊,東面與高湖村相挨,南面與鳳凰社區相連,北與邱村鎮興橋村隔河相望,西與白橋村相接,全村總面積1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380畝,山場5400畝。我村村支兩委共有5人組成,全村總人口2850人,黨員有122名,其中女黨員19名,總支下設三個支部,現任總支書記楊從藝,我村下設17個自然村,27個村民小組,我村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大村,村民以傳統相作為主,一稻一油,近年來,村……。 |
白洋村位于齊石公路線上,與梅街鎮交界,上有解放河、梅街河匯集成白洋河穿村而過。白洋自然村是個古老而文明的村鎮,歷史上就是個商貿集散地。交通十分便利,是市區1路公交終點站。全村基本農田及耕地630畝,山場面積6700畝,其中村集體杉木林場250畝。現有14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1058人。……。 |
因境內小地名柏楊坪得名,取諧音“白洋”命名。境內一平地上柏楊樹多,故名。1953年,白洋村成立,隸屬洋溪鄉;1953年9月,劃歸到白果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白果與大昌合并成立大昌人民公社,白洋村更名白洋區隊,隸屬大昌公社;1960年,復設白果公社,劃歸白果公社;1961年,更名為白洋大隊;1984年,更名為白洋村,隸屬白果鄉;2004年,雙坪村并入;2005年,撤銷白果鄉,并入大昌鎮,沿用至……。 |
河市鎮白洋村位于鎮駐地北向2公里,東與山邊村交界,西至南塘村,南至河市村,北至馬甲鎮新庵村,是洛江區河市鎮第二大行政村,位于河市鎮中北部,距區政府約14公里,距鎮政府3公里,公共汽車經村通過。解放初,白灶與官洋合為一個鄉,稱白洋鄉,清朝屬泉州府晉江縣四十四都玉泉鄉仙溪里弼佐社。民國屬泉州府晉江大猷鄉白灶保。1961年分開建隊,白灶仍叫白洋大隊,有白灶、后佘、坑仔、大路邊、深邊口、土嶺、嶺田、坂頭、……。 |
白洋行政村地處建陽市、武夷山市和浦城縣交界處,東鄰馬嵐,西連武夷山市五夫鎮上汀溪村,南毗崇雒鄉右巨村,北界浦城縣小白洋村,距回龍鄉政府25千米。由于土質都是沙包土,雨后有一層明亮的沙子,有“白閃閃”之意,故名為白沙洋,后更名為白洋。2011年末,全村總面積23.5平方千米,共有295戶1105人,均為漢族,村民以丁姓為主。白洋村地處海拔670米丘陵,地勢略為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叢山之中,最高點平坑……。 |
村位于莆田市城廂區西南部,東到霞林。西到龜山,南到華亭,北到常泰。全村面積 4.8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300畝,旱地250畝,山地7000多畝,總人口1420人,共有303戶,為2個自然村,8各村民小組。設立一個黨支部,黨員47名。主要經濟作物有枇杷、龍眼,主要經濟支柱是枇杷種植。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達8700元。我村特色產品是枇杷。……。 |
一、村情情況仙游縣社硎鄉白洋村位于仙游縣西北部,大濟溪主流貫村而過。全村區域面積約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382畝,園地面積210畝,林地面積4115畝,下轄2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120戶共682人,2012年11月被評為“省級生態村”。二、建設情況1、精心論證,構繪藍圖經過村兩委深入宣傳活動,多次組織戶代表討論,精心論證,群眾自愿拆除舊房、全村實施土地整治、集中安置建設新村。全村土地整……。 |
前有一片平洋田,稱坂頭洋,原名鶴洋,后因鶴毛色白,后改稱“白洋”。設立村民委員會后,即:“白洋村村民委員會”。明、清時屬十六都白洋。民國時期設池溪保和白溪保屬白臺鄉。1950年設白洋鄉屬第一區。1956年設白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設白洋大隊屬紅旗公社。1959年屬白樟公社。1984年7月改稱白洋村委會屬白樟鄉人民政。1993年,撤鄉建鎮后,屬白樟鎮人民政府。白洋村……。 |
白洋村坐落于河北省任丘市青塔鄉西部,距市政府7.2千米,東距106國道7七公里,南鄰107國道,任雁公路過境,距大廣高速2.1公里。面積2.6平方千米,人口1279人,為青塔鄉下轄16個行政村之一。很早以前這里為洼地淀泊,與現在的白洋淀相連,因離白洋淀很近,即取名白洋村。建村大約400多年,因村內主要居民以熊姓居多,解放前也稱“熊家溝”。物產豐富村內企業有軸承廠,路面磚廠,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純凈水……。 |
傳頭有一平原寺院,故名平原頭村,由于當地人口音關系,把平原頭念成飄揚頭,直到解放初工作人員李走功同志按音而寫成白羊頭,故名白羊。1949年6月屬五畝區。1954年6月屬十一區。1956年1月屬桂花鄉。1956年12月屬五畝鄉。1958年8月成立白羊生產大隊,屬五畝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公社改鄉,改為白羊村民委員會,屬五畝鄉至今。白洋村……。 |
以倒水河道沖積形成一片汪洋,水中蘆葦叢生而得名。白意指蘆葦顏色,洋意指水積程汪洋。1949年屬黃岡縣倉埠區孔埠鄉第五生產大隊,1951年屬新洲縣第八區五大隊,1956年合作化屬新洲縣第五區第五生產大隊,1958年公社化屬汪集區白洋公社第五生產大隊,1975年屬孔埠人民公社白洋管理區第五生產大隊,1986年拆區建鎮孔埠鎮白洋經濟管理區白洋村,2000年為汪集街道辦事處白洋村。白洋村地處倒水河東岸,東……。 |
地處仙居河西岸平地之中,解放初期由于仙居河上游沒有治理,一遇洪水,此地土地淹沒一片白,形如汪洋,故名白洋。明朝洪武年間形成自然村落,屬荊門縣管轄;清順治三年(1646)屬安陸府荊門州管轄;1912年屬襄陽道荊門縣;同年廢除安陸府,屬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1932年屬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1943年為第二保,屬許集鄉管轄;1949年仙居解放,屬許集鄉管轄;1955年成立白洋初級合作社;1957年為白……。 |
白洋村位于馬家寨鄉以北,白洋村交通便利,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人口現狀:全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人口1144人,勞力650個。空巢老人6人,留守兒童4人,建卡貧困戶19戶43人,其中農村低保戶22戶45人,五保戶5人。村級組織:村黨支部班子成員3人,黨員32人,其中入黨積極份子1人,60歲以上老黨員15人,37歲以下年輕黨員5人。村民委員會班子成員3人,村民代表35人。團支部、婦聯、民兵聯等群團組織負……。 |
白洋村是湖南省長沙市寧鄉市大屯營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182122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