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村位于蕪湖長江大橋經濟開發區高安街道東南角,東以橫山河為界與繁陽鎮橫山、馬壩相臨。規劃中的蕪湖長江二橋穿境而過,轄區內有風景秀麗的白象山,故而得名白象村。白象村面積7.28平方公里,環境優美、人杰地靈。全村有72 個村民組,總人口5443人,其中耕地4900余畝,山林500余畝,水面800余畝。村黨總支下設3個支部,黨員82人。白象村是農業大村,主產水稻、小麥、油菜,2005年土地治理后,形成……。 |
白象村是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界牌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421110216。 |
白象村是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臥佛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區劃代碼為512021122999。 |
境內有一座外形像白象的山,村名遂借取意名為名。1941年屬小院鄉第1保;1951年為白象村;1955年合作化為群立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為小院公社9大隊;1980年地名普查時為白象大隊;1984年撤社復鄉為小院鄉白象村;1985年撤鄉建鎮為小院鎮白象村;1990年8月合村高堰村并入白象村,沿用至今。白象村……。 |
此地玉橋邊桅桿下雕有青獅白象,故名。1950年屬仁和鄉四村、五村,1958年歸綿陽專區,屬射洪縣仁和公社四大隊、五大隊;1985年歸遂寧市,屬射洪縣仁和鄉柿子灣村、白象村村民委員會;1992年實行撤區并鄉建鎮,屬仁和鎮柿子灣村、白象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柿子灣村、白象村合并屬仁和鎮白象村村民委員會至今。白象村……。 |
建村時,村中有一坡名叫白象坡,故命村名白象村,故名。1950年屬遂寧縣橫山區,名為白象鄉;1958年屬常理人民公社第七生產大隊;1984年屬常理鄉白象村;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屬常理鄉白象村;2003年成立安居區,屬安居區常理鎮白象村;2019年11月18日經區政府同意(遂安府函[2019]133號),將白象村和沿河村合并,設立白象村。白象村……。 |
白象村由原白象村、碑田村、宜民村在2005年合并為一個村。村名為白象村。(由坐落于白象村的白象寺而得名。) 白象村東和321國道,以及得勝鎮接官壩村接壤,南與龍馬潭區金龍鎮梁垇村毗鄰,西與牛灘鎮萬莊村接壤,北臨得勝鎮得勝村,以合牛路為分界線。 原白象村以種植業為主,全村10個生產隊,總戶數為401戶,人口1312人耕地面積1126 畝。其中田824 畝,土 402 畝,(包括自留地)。征購任務20……。 |
白象村位于水口鎮政府東村委會距水口場鎮2公里。全村幅員面積4.316平方公里。白象村與原三溪村合并為一的村。東、南與本鎮陳溝村中山社區和石尊村交界。西與集群社區及曙光村交界,北與李桅村相連。白象村屬山區、地勢以山區為主。主要農業物為水稻、玉米、小麥等,經濟作物以獼猴桃及林竹為主,畜牧業以小家禽家畜飼養為主。全村有農用面積2915.96畝,其中耕地面積2621.92畝,園地面積5.5畝,基本農田面積……。 |
境內有白象寺,村以寺名。1958年公社化時期,屬于云合公社,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屬于云合鄉,1992年撤鄉并鎮屬于云合鎮,2005年村級行政區劃調整由原白象大隊、彎墩大隊、沙河大隊合并而成,名為白象村。白象村現有面積5868.44畝,893戶,人口2812人,2010年人均收入5800元。服務場所及具備的服務功能:遠程教育室、農家書屋,計生服務室。 ……。 |
1957年前屬景東縣,1958年劃入景谷縣后,建立大隊,1962年改為公社,1969年恢復為大隊,1984年改為鄉,1987年改為行政村,2000年村改委后,自更名以后一直沿用此名稱至今。白象村……。 |
白象村是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潘岱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30381012999。 |
白象村是南白象街道政治、經濟、文化、行政中心村,位于南白象街道南部,東鄰高教園區,西連104國道,甬臺溫、金麗溫高速公路在我村東面雙向互通立交橋,溫瑞塘河穿村而過,千年古塔——白象塔聳立塘河岸河邊,擁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優美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旅游資源,全村總面積2.5平方公里,村民3059人,共805戶,其中團員105名,經商人員539人,外來人口近萬人,2010年村集體收入(租金)120多萬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