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慶市忠縣白石鎮 白石鎮:管轄原白石鎮、兩河鄉及巴營鄉的巴嶺、黃家、巴營、華嶺、盆城5個村所轄行政區域,轄18個村、1個社區,幅員面積149平方千米。鎮人民0駐原白石鎮長壽河社區。總人口約45000人。 白石鎮大部分地方海拔在600米以上,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以上。土壤以黃壤、紫色土為主,呈酸性,特別適合紅豆杉生長,有天然紅豆杉資源1300多畝,是該縣紅豆杉I類發展區。白石鎮結合本地自然……。 |
基本概況白石鄉位于黔江區西北邊陲,政府所在地白石關,轄原白石鄉所屬行政區域及原九龍鄉的改革、安山、茶坪、九龍、尤汪、瓦塘等6個村,共19個行政村、169個村民小組、5410戶、19659人。幅員面積9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297畝,其中:田12070.5畝,土7226 . 5畝。2001年全鄉財政收入45.6萬元,財政支出 164.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83元,低于全區平均水平143元,人均……。 |
白石鎮位于云安縣境西北部,面積74.2平方公里。東與鎮安鎮交界,西與郁南縣河口鎮相鄰,南與羅定市蘋塘鎮接壤,北臨宋桂,東北與高村鎮接壤,地理位置較為偏僻,圩鎮距云浮市市區60公里,肇慶120 公里。全鎮位于東經111°47′,北緯22°48′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地勢東高西低,屬低山丘陵區,白石河流經鎮境,夏短冬長,雨量充沛,累年平均氣溫21℃,降水量1538.6毫米,霜日5天,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白石鎮地處廣東最北山區,屬于石灰巖鄉鎮,東接樂昌市兩江鎮,南與樂昌市慶云鎮接壤,西鄰樂昌市黃圃鎮,北連湖南文明、里田鄉,面積79.3平方公里,全鎮平均海拔高度為560米。全鎮轄油鋪、水井、壇祖、新田、上黃、當陽、富村、三界墟、澗水9個行政村,90個自然村,全鎮人口 15800人。2002年,全鎮人平純收入為2885元。“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該鎮的真實寫照。 板栗、西瓜、黃煙、辣椒等作物有較大的種植……。 |
白石鎮位于信宜市東部,距市區19公里。轄1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全鎮總面積180平方公里。鎮內資源豐富,水電蘊藏量達1.2萬千瓦,現已開發960千瓦,擁有水電站24座,年發電量4000萬千瓦時;礦產資源主要有鈉長石、高嶺土、銅礦、鐵礦、石英石等,其中鈉長石礦是粵西地區品位最優、露天開采的礦產,儲量達1000萬噸以上;林業資源主要有松杉林,蓄積量達36萬立方米;出口竹器編織業發達,年產值達2000……。 |
2007年,湖南省民政廳《關于湘潭縣白石鄉撤鄉建鎮的批復》: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同意撤銷白石鄉設立白石鎮,以原白石鄉的行政區為白石鎮的行政區域,白石鎮轄2個居委會,26個建制村,總面積98平方千米,總人口3.79萬人,鎮人民政府駐白石鋪(即原白石鄉人民政府駐地)。白石鄉位于湘潭縣東南部,總人口37902人(其中農業人口34100人,非農人口 3802人),轄26個行政村,337個村民小組,距縣城易俗……。 |
白石鄉位于汶上縣東北部,東與泰安市的寧陽接壤。全鄉46個行政村,3.8萬人,面積77.9平方公里,耕地7.2萬畝,白石鄉資源豐富,民風淳樸,環境優美,極具開發潛力,具有對外開放和快速發展的良好基礎。 一、農業。白石屬于低山丘陵,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花生、地瓜、棉花。全鄉擁有高價值農作物2萬畝。林果生產有美國黑核桃、香玲核桃、油桃、凱特杏、日本金太陽杏等,養殖業有波爾山羊、小尾寒羊、利木贊牛、西門……。 |
位于縣境北端,東連劍川縣,北通蘭坪縣,西靠檢槽鄉,南接長新鄉。東西最大橫徑16.06千米,南北最大縱距23.65千米,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51千米,距蘭坪縣城39千米。轄7個村委會、93個村民小組、116個自然村,境內最高海拔云頂白彝子山3552米,最低海拔雙龍正月地1983米,國土面積321.5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096公頃(水田322公頃,旱地774公頃)。有林地面積230.6平方千米,森林覆蓋……。 |
白石鎮地處浙贛兩省,常山、江山、玉山兩縣一市的交界處,是浙江省的西大門,素有“兩浙首站、八省通衢”之稱,距縣城13.5公里。轄區內面積有48.3平方公里,17個行政村,10032人口,耕地面積11556畝,山林面積4萬余畝。白石鎮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杭金衢高速出口與320國道在境內交錯相連,320國道橫穿8個村,常山白石到江山大橋瀝青路經過白石鎮6個村,鎮政府到各行政村的主干道基本得到硬化。白石集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