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村是湖南省懷化市辰溪縣潭灣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223105204。 |
柏林村是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柏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31023105200。 |
柏林村位于白衣鎮東南方向,東為白衣鎮雙馬村,西北方是白衣庵居委會,西與白衣鎮蒲山村交接。地域2.85平方公里,耕地1924畝,其中水田面積1684畝,旱地面積240畝,林地1545畝,水域575畝,居民區232畝。全村共有村民小組11個,共324戶,總人口944人,其中60周歲以上老人184人,低保戶30戶30人,五保戶7戶7人。柏林村有黨員39人。柏林村主要產業是水稻、棉花、菜油、柑橘、藠果,特……。 |
株林村、柏水村合并重新命名為柏林村。2016年建制村合并由株林村、柏水村合并后命名為柏林村至今。柏林村……。 |
因原名柏林大隊,故名。1958年9月,南沙人民公社成立時屬第三工區。1959年5月,為第十大隊、第十一大隊、第十二大隊,8月第十大隊改為紅星大隊、第十一大隊改為馬橋大隊、第十二大隊改為三省大隊。1960年2月,紅星大隊并入馬橋大隊。1962年1月,三省大隊分為三省、柏林2個大隊。1966年8月,三省大隊改為建新大隊、柏林大隊改為新農大隊。1981年10月,建新大隊改為三省大隊、新農大隊改為柏林大隊……。 |
1949年屬四區柏林鄉,1955年屬富山區柏林鄉。1958年屬火箭人民公社柏林大隊,1959年改為富山人民公社柏林管理區樟溪、南首、北首、西灣大隊。1961年屬富山區柏林人民公社(1963年為縣屬柏林人民公社)樟溪、南首、北首、西灣大隊。1968年樟溪、南首、北首、西灣4大隊合并為柏林大隊,屬富山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柏林村民委員會,屬富山鄉。2014年劃歸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金湖管理處管理。柏林……。 |
1949年前屬浮梁縣六區四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浮梁縣勒功鄉,1956年屬柏林高級社,1958年成立江村鄉人民公社,1960年改為柏林大隊,1984年建立柏林村村民委員會。柏林村……。 |
自唐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屬分寧縣、寧州、義寧州西鄉六十八都,1914-1949年前屬路口鄉,1949年屬柏林鄉,1958年建古市公社設為柏林大隊,1961年屬分設的路口公社,分為柏林、石源、劉莊三個大隊,1966年柏林大隊更名為紅衛大隊,石源大隊更名為青源大隊,劉莊大隊更名為躍進大隊,1968年青源大隊、躍進大隊并入紅衛大隊,1972年分設柏林、石源、劉莊三個大隊。1984年柏……。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石馬鄉第二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隸地四區石馬鄉,1958年成立柏林大隊,屬石馬公社。1984年撤大隊設村委會,成立柏林村村民委員會,屬石馬鎮,沿用至今。柏林村……。 |
1948年屬雙塘區建國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改為雙塘區雙塘鄉,1958年成立柏林大隊,屬雙塘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成立柏林村民委員會,屬雙塘鄉。1985年3月,改為雙塘鎮柏林村民委員會,1989年改設為柏林村公所,1994年復為柏林村民委員會,屬雙塘鎮。柏林村……。 |
柏林村位于長山鎮最北面,東邊與桓城相鄰,人口620人,178戶,耕地面積890畝,黨員25名,村民代表30名。種植業為柏林村支柱產業,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少量種植山藥等經濟作物,另有十幾戶經營維修買賣舊電機生意,多數農民的收入來源為種植收入和打工工資收入。……。 |
柏林村是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柏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371326104201。 |
村周圍曾柏樹成林而得名柏林村。1961年,行政區劃調整,分設大隊,以駐地柏林村而命名柏林大隊,1966年“文革”中更名紅衛大隊,1983年取消公社化時更名為柏林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柏林村……。 |
1958年得名沿用至今。建國初屬永寧區,1958年成立躍進公社柏林大隊。1961年為永寧公社柏林大隊。1984年為永寧鄉柏林行政村。1989年為永寧鄉柏林村村民委員會。1999年為永寧鎮柏林村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駐地馮家坡。柏林村……。 |
柏林村位于黃土高原北部毛烏素沙漠的南沿。距迎賓路街道辦西南30公里,位置在東經110.25,北緯38.38,海拔1100米至1200米。區向黃土丘陵溝壑區過度地帶。柏林堡的得名,柏林堡,顧名思義,因柏樹而得名。早在元朝時期,柏林山上世一片茂密的森林,郁郁蔥蔥,三面環水,環境優美,故稱“柏寶山”與當地柏林山上昔日漫山遍野的柏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據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神木知市王致云等編纂的《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