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的含義有兩種說法:一說,因境內有地名白花臺而得名;二說,因村境內老房子村民小組有一名貴武陵木蘭的白花樹而得名白花村。解放前,屬天橋鄉第10保。解放后,屬天橋鄉第10村。1953年,一部份屬廟壩小鄉,1955年,劃歸重慶市南桐礦區。1957年,建立廟壩高級社。1958年,建立廟壩耕區。1962年,耕區改制為大隊,建立白花大隊。1984年,大隊改制為村,隸屬兩河鄉。1984年9月,兩河鄉更名為……。 |
早年因境內一巖石生長白色的花,得名白花村。民國時為兩河鄉4保,1951年名白陽村,1958年為兩河公社白花大隊,1984年設立白花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原香花村、艾溝村、白花村合并,仍名白花村。白花村……。 |
因此處古時生長有油茶樹,每年開有很多白花,故名。民國時期期間為德良上鄉第五村;新中國成立前期屬金垌鄉;1953年成立白花社;1962年改為白花大隊;1983年成立白花鄉政府;1987年改稱白花村民委員會;1989年稱白花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稱白花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白花村……。 |
白花村是廣西玉林市博白縣亞山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923111211。 |
白花村是廣西玉林市興業縣蒲塘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924106203。 |
白花村,因當地習俗認為,白花為男,紅花為女,希望生男延續后代而得名。1980年從白巖大隊分出成立白花大隊。1984年改為白花村民委員會。1987年改為白花村公所。1995年改為白花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白花村……。 |
白花村是廣西欽州市靈山縣石塘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721104208。 |
白花村是廣西欽州市靈山縣平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721106207。 |
白花村是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六硍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722113215。 |
白花村是廣西賀州市八步區蓮塘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1102103215。 |
白花村距流渡鎮所在地9公里,全村總人口4226人,1033戶,11個村民組,國土面積22平方千米,11個駐村干部。到2011年,全村種植白茶1500畝,核桃800畝;2012年落實烤煙種植計劃2200擔。--人口總數:4290人 農業人口:4031人非農業人口:259人--行政區面積:20.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65.13畝--主要民族成分:漢族,仡佬族發展口號:產業發展帶動基礎設施建設,實現……。 |
多年來,漢、苗族雜居一村,民族融洽,和睦相處,人民勤勞樸實,文化底蘊深厚。苗族有著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們表演的金錢桿、九龍穿洞、蘆笙舞蹈歷史悠久,堪稱一絕。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白花村面貌有了很多的改觀,全村人民積極投身于新農村建設,發展農業經濟,走特色產業之路。現建成茶園1500畝,蔬菜大棚50畝,常年種植辣椒300余畝,烤煙400余畝,中藥材1000畝。人均純收入4500元,占糧400……。 |
白花村位于毛石鎮西北部。東抵毛石村四坪村民組,西連大梨村大坪村民組,南連中壩村同心村民組,北于火石箐村民組與芝麻鎮林坳村民組分界。境內最高峰毛蓋頂,最低處兩河口。其西北部溝谷深切,山峰連綿逶迤。境東、中部木坊、牛老田、奶孔壩為山間壩地。黃臘井、分水嶺龍洞為觀音寺河的主要源頭之一,黃臘井水入底壩溝,分水嶺水入唐坪溝。該村2003年10月由原白花和木坊兩村合并而建,轄22個村民組。其中原白花村14個,……。 |
白花村是河北省保定市唐縣羊角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0627209203。 |
地處山溝口,溝內木材運至此為一轉運站,故名擺貨場,后沿變為今名。1958年成立白花大隊,屬官坡公社。1984年大隊改稱白花村民委員會,屬官坡鄉。1997年鄉改為官坡鎮,屬官坡鎮至今。白花村 距鎮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26個居民組,639戶,2224人,耕地面積997畝,煙葉、食用菌、勞務輸出是群眾主要經濟收入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