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畢日嘎鎮位于正藍旗西南部,渾善達克沙地南緣,地處207國道和304省道交匯處。全鎮總面積447.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萬畝。全鎮轄20個行政村、78個村民小組、一個鎮直林場、兩個居委會。哈畢日嘎地處半旱丘陵區,海拔1300—1500m,年日照時數為3200小時,平均溫度1.2℃,積溫多在1800—1900℃,無霜期為105天左右,年降雨量300—360mm左右,平均風速4.4m/秒。
哈畢日嘎鎮位于正藍旗西南部,渾善達克沙地南緣,地處207國道和304省道交匯處,一九四五年哈畢日嘎地區為察盟分會和政府初期的所在地,成為當時的戰略要地。系原正藍旗農區三鄉 哈畢日嘎鎮哈畢日嘎鎮
(哈畢日嘎鄉、阿日虎布鄉、葫魯斯臺鄉)于2001年3月合并而成。
哈畢日嘎位于正藍旗西南部,渾善達克沙地南緣,地處207國道和304省道交匯處,一九四五年哈畢日嘎地區為察盟分會和政府初期的所在地,成為當時的戰略要地。系原正藍旗農區三鄉(哈畢日嘎鄉、阿日虎布鄉、葫魯斯臺鄉)于2001年3月合并而成。
全鎮總面積447.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萬畝,播種面積12萬畝,其中水澆地1.56萬畝,全鎮轄20個行政村、78個村民小組、一個鎮直林場、兩個居委會,全鎮總戶數5228戶22500人,其中農業戶數4768戶19176人。鎮直單位21個,其中中學1所,小學1所。全鎮共有整半勞動力6762個,由漢、蒙、滿、回等民族組成。按2007年12月31日日歷年度統計,全鎮牲畜總頭數17421頭(只、扣),其中:大畜8045只,小畜7698只,生豬存欄1677口。
-
經濟發展
哈畢日嘎地處半旱丘陵區,海拔1300—1500m,年日照時數為3200小時,平均溫度1.2℃,積溫多在1800—1900℃,無霜期為105天左右,年降雨量300—360mm左右,平均風速 哈畢日嘎鎮4.4m/秒。耕地主要分布在低山坡及其延伸部位,土壤以沙壤土為主及部分暗粟鈣土及其殘存的少數淡黑鈣土,由于地下水匱乏,種植業以旱作農業為主,主要作物以小麥、莜麥、土豆、豌豆、胡麻、菜籽、蕎麥為主。
哈畢日嘎鎮2008年繼續擴大蔬菜、馬鈴薯、青貯、飼草的種植規模。依托萬畝土地整理項目的實施,以慶豐村蔬菜示范園區為核心,擴大種植規模,新建暖棚10座,蔬菜大棚120座,形成慶豐村、三道溝村、丹金村蔬菜種植帶,種植面積達到2000畝。以民樂科技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和樂華淀粉加工廠為龍頭,做好馬鈴薯種植和精深加工,2008年全鎮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發揮公司保鮮庫的作用,將冷儲反季節銷售做為農民增收的新舉措。同時,大力發展以水為中心的高產飼草料基地精深,擴大水澆地面積,力爭突破1萬畝。
社會經濟,黨委、政府團結一心,共同協作,帶領全鎮人民開 哈畢日嘎鎮拓進取,按照旗委、政府“圍封轉移、退耕還林、舍飼禁牧”的總體部署,積極進行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轉變生產經營方式,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推廣馬鈴薯和蔬菜種植面積,進一步加大畜牧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舍飼畜牧業和集約化畜牧業,加快畜牧業產業化進程,大力發展奶牛和西門塔爾乳肉兼用牛及小尾寒羊的養殖,到2007年底,全鎮黑白花奶牛發展到3164頭(其中,國外購進荷斯坦奶牛560頭)西門塔爾牛7535頭,小尾寒羊1534只,獺兔飼養戶發展到634戶,存欄種兔達到15000只,人均純收入達到3944元。
-
畜牧業
全力抓好農區畜牧業,做為富民強鎮的主導產業來抓。重點做好奶牛養殖、肉牛育肥、特色養殖三大優勢產業。擴大奶牛養殖規模,通過信貸、補貼、自籌的形式鼓勵農民 哈畢日嘎鎮引進優質奶牛,使全鎮奶牛頭數突破5000頭,奶牛養殖小區達到7個,奶站達到10家,日產鮮奶為25噸。抓好肉牛育肥出欄工作,進一步推進肉牛育肥產業化經營,以順成育肥牛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按照“企業+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輻射拉動全鎮肉牛育肥,肉牛育肥基地達到7個。重點扶持順成育肥牛公司,擴大育肥規模,做好育肥—屠宰—加工—包裝—冷藏—銷售的產業鏈條,公司全年育肥出欄達2400頭,拉動全鎮育肥牛出欄達4萬頭。同時加強與安快物流阿爾善牛業公司的合作,推進我鎮肉牛育肥產業的發展。發展壯大特色養殖業。繼續擴大獺兔養殖規模,提高養殖的專業化程度,做好獺兔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申報審批工作。通過引資或自建的形式,建設兔皮張鞣制加工廠,實現獺兔養殖效益最大化。全年獺兔出欄突破10萬只。在主抓獺兔養殖的基礎上,扶持其他有發展增收前景的特色養殖業。在民樂村、烏蘭村建設2個成規模的生豬養殖場,在丹金村建設1個肉雞養殖場。同時積極籌劃烏蘭村和民樂村的草原白鵝養殖基地項目。
-
種植業
擴大蔬菜、馬鈴薯、青貯、飼草的種植規模。依托萬畝土地整理項目的實 哈畢日嘎鎮施,以慶豐村蔬菜示范園區為核心,擴大種植規模,新建暖棚10座,蔬菜大棚80座,形成慶豐村、三道溝村、丹金村蔬菜種植帶,種植面積達到2000畝。以民樂科技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和樂華淀粉加工廠為龍頭,做好馬鈴薯種植和精深加工,2008年全鎮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發揮公司保鮮庫的作用,將冷儲反季節銷售做為農民增收的新舉措。同時,大力發展以水為中心的高產飼草料基地精深,擴大水澆地面積,力爭突破1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