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達蘇種畜場始建于一九0年,位于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魯北鎮南12公里處。現隸屬于通遼市領導,業務上由通遼市畜牧局主管.該場是以培育中國美利奴細毛羊(以下簡稱中美羊)為重點,純繁陶賽特和薩福克兩個肉用品種羊及西門塔爾牛的國家重點種畜場。
場內現有中美羊5600只,其中:年可向社會提供優質種羊1000只,出售優質細毛30噸;有陶賽特和薩福克肉用種羊41只,其中基礎母羊28只;有西門塔爾牛400頭,其中:基礎母牛200頭,年可向社會提供優質種牛70頭,出售鮮牛奶500噸。
中美羊是于1985年12月在國家經委主持下通過鑒定驗收并被正式命名的。該品種羊具有體型好,體質結實,適應放牧飼養,凈毛率高,羊毛品質優良,遺傳性能穩定,雜交改良效果顯著的特點。
中美羊屬毛用品種,體型呈長方型,頭毛密長,著生至眼線,外形似帽狀,肷部皮膚寬松。公羊有螺旋形角,少量無角。公羊頸部有1-2個橫皺褶和發達的縱皺褶,母羊有發達的縱褶,公母羊軀干部均無明顯的皺褶。
中美羊羊毛品質優良,被毛閉合良好,密度大。伸直率為30.4%,細度以66支紗為主,勻度良好,呈明顯大、中彎曲,油汗顏色呈白色或乳白色,含量適中。
據羊毛紡織工業性能測定,中美羊羊毛毛條制成率為86.3%,其平均細度、長度、卷曲形態,油汗色澤、毛纖維機械性能、鱗片結構、縮性等方面已達到或超過了對比的"56型"澳毛水平。其工藝織成物有彈性足、活絡、滑糯、光澤自然的特點。
西門塔爾牛體軀深寬高大,結構勻稱,體質結實,肌肉發達,行動靈活,被毛光亮,毛色為紅(黃)白花,花斑分布整齊,頭部白色或帶眼圈,尾梢、四肢和肚腹為白色,角蹄臘黃色,鼻鏡肉色,乳房發育良好,結構均勻緊湊。具有耐高寒,耐粗飼,乳肉兼用和高產,高脂等特點。
目前,西門塔爾牛305天產奶量達4300公斤以上,乳脂率4.03%,強度育肥牛平均日增重1106克,屠宰率61%,凈肉率50%。